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健锐营

健锐营

又称“云梯健锐营”。清朝八旗军中专门操演云梯之军营。乾隆十四年 (1749),金川战役之后设。以八旗兵中习云梯者组成。分左、右二翼。兵额屡前增加,至光绪 (1875—1908) 间已达三千八百余人。设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,总统大臣无定员,总掌全营之政令。下设左、右翼翼长各一人,署翼长前锋参领各一人,前锋参领各四人,署前锋参领各十六人,前锋校各五十人。平时驻香山静宜园,担任守卫,大阅时充翼队。


清代禁卫营军之一。又称云梯健锐营,营兵为云梯兵。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由于征金川战争的需要从八旗前锋、护军两营挑选年壮勇健者一千人,操练云梯。经过数月训练,随征金川。战争结束后,即另组为营,名为健锐营。营分左右两翼,日常驻守静宜园,担任守卫;皇帝出巡,则派官兵随扈,巡逻行营;皇帝宿坛时则值宿护卫。嘉庆二十四年(公元1819年)添设火班,专掌宫内及圆明园的救火事宜。设官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,总统大臣无固定员额,掌左右两翼健锐营的政令。左右两翼设翼长二人,署翼长前锋参领二人,前锋参领八人,副前锋参领十六人,署前锋参领三十二人,前锋校一百人,副前锋校四十人,分辖营众;并将征金川战争俘带回来的藏人编为“番子佐领”,设佐领、防御、骁骑校各一人。办理本营章奏、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章京若干人,笔帖式四人。此外,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奏准设立健锐营八旗官学,置清语教习八人,骑射教习八人,掌教本营八旗幼丁清语及骑射等技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勾北宅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(1014),置都大管勾南宫北宅所,掌诸王出纳事务。仁宗景祐三年(1036),徙南宫吴王院属睦亲宅,遂只称管勾北宅所,以诸司副使二人管勾。

  • 车前司马

    吏名。三国魏置。陈留王咸熙元年(264),相国司马昭奏复五等爵,为诸公置车前司马十人,诸侯置八人,诸伯置六人,诸子置四人,诸男置二人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九九《封建部二》。

  • 典牡上土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掌牡马的饲养,下设典牡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典天厨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府置,属朝内典官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参见“典厨”。

  • 公侯

    春秋战国时期称爵位在公、侯一级的诸侯君主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 “凡在丧,王曰小童,公侯曰子。”《荀子·王霸》: “官人失要则死,公侯失礼则幽。”

  • 战略顾问委员会

   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所属顾问性机构。依照国民党政府《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组织条例》规定,由总统特聘在军事上有“立功”、“立言”之“勋劳”者,以为总统处理有关战略及国防事项的顾问。员额十九至二十九人,并特任

  • 湖广道

    官署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。设监察御史八人。南京都察院亦置,设监察御史二人。在本道之外协管右军都督府,五城兵马司,在京留守右等八卫、荆、襄、楚三府长史司,宣州等五卫等处

  • 右谕德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三年 (663) 始置太子左、右谕德各一人,正四品下,掌谕太子以道德,随事讽赞,分隶左、右春坊。宋朝仁宗、神宗、钦宗为太子时皆置,以他官兼任。金朝置为东宫僚属,正五品,掌赞谕道德、侍从

  • 处置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边防官。太宗时韩德枢曾为平、滦、营三州处置使,掌三州边防军事。

  • 陕西东路转运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地方官府,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、权衡度量之制。海陵王天德二年(1150),置于京兆府。长官为转运使、秩正三品。下设同知转运副使、副转运使、户籍判官等。参见 “转运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