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制司
官署名。即“典制清吏司”。
官署名。即“典制清吏司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设都总管等职,掌军政。
官名。宋初置,为横行阶官,不领本职。太祖乾德二年(964),定为视六品。神宗元丰五年(1082),大改官制,改为职事官,置二人,为引进司副长官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中卫郎,为武臣阶
官名。辽朝置,为东京都虞候司长官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西掌客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名,西汉置,属长水校尉,俸千石,掌领兵宿卫。参看《长水校尉》条。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设后宫百官时置,员三人,七品。
①官署名。唐朝设于陆浑(今河南嵩县东北),掌采伐材木,有监、副监、丞等官。属将作监。②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领太阴监长官,置一员,正七品下。官署名和官名。见“百工监”。
流外官名。唐置于太子率更寺,员额六人,秩流外四品,掌知漏刻。
官署名。西夏景宗元昊大庆元年(1036)置,掌管与邻近王朝、民族的往来文书。汉字院(又称汉大学院)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,中写汉字,旁列蕃书(西夏文)。蕃字院(又称蕃大学院)掌管与吐蕃、回鹘等往来文字,
官名。见“公府法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