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制司
官署名。即“典制清吏司”。
官署名。即“典制清吏司”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置,见“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八品上。
官名。春秋鲁国置。大司徒别称。《鲁大左司徒元鼎铭》: “鲁大左司徒元作善鼎,其万年眉寿,永宝用之。”
官名。即“司士参军事”。
本指将帅幕府中的参谋、书记等,后来也用作地方军政官聘请雇佣的文书、刑名、钱谷佐理人员的通称。清代汪辉祖《佐治药言检点书吏》:“幕友之为道,所以佐官而检吏也……唯幕友则各有专司,可以察吏之弊。”
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,由承政厅改设。详见“陆军部承政司”。
陆海军官佐等级之一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 分为大都尉、左都尉、右都尉三级。
官署名。清末官办之书局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以强学书局改官办,故名。初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。掌译刻各国关于律例、公法、商务、农务、制造、测算及武备、工程等书籍,刊行《官书局报》、《官书局汇报》,载
商朝内服百官,即供职于朝廷以及王畿内官员的统称。主要指尹、宰、师、保、戍、亚、大史、乍册、祝宗、卜、巫、小臣、邑人等官。与殷边侯田相对应。参见“殷边侯田”。
宫中女官名。隋文帝时置,员额三人,为尚寝的属官,掌铺设洒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