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牧署
官署名。隋朝太仆寺置,有令二员、丞三员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罢牛羊署,以其事并入。唐朝沿置,有令三员、丞六员,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,群牧所送羊犊,供太常寺廪牺署、殿中省尚食局,又有监事八员、主酪七十四员、驾士百六十员等。宋初存其名而无除授。明建文 (1399—1402)中,于太仆寺增置,永乐 (1403—1424) 初废。
官署名。唐朝太仆寺所属有典牧署,“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。群牧所送羊犊、以供廪牺、尚食。其官有令、丞、监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典牧署》。
官署名。隋朝太仆寺置,有令二员、丞三员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罢牛羊署,以其事并入。唐朝沿置,有令三员、丞六员,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,群牧所送羊犊,供太常寺廪牺署、殿中省尚食局,又有监事八员、主酪七十四员、驾士百六十员等。宋初存其名而无除授。明建文 (1399—1402)中,于太仆寺增置,永乐 (1403—1424) 初废。
官署名。唐朝太仆寺所属有典牧署,“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。群牧所送羊犊、以供廪牺、尚食。其官有令、丞、监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典牧署》。
官名。即牛羊令。
精明强干的官吏。《晋书·张载传》:“汉(高)祖泗上之健吏,光武舂陵之使客耳。”
商代前期王室的基本军事组织。见“族军”。
明朝内府甲字、乙字、丙字、丁字、戊字、承运、广惠、广盈、广积、赃罚十库的合称。
见“海关监督”。专职道员名。清代通商各关,多设关道管理,津海关归直隶津海道管理,山海关归奉天奉锦山海道管理,东海关归山东登莱青道管理,均隶属于北洋通商大臣。镇江关归江苏常镇通海道管理,江海关归江苏苏松
即“三司都凭由司”。
诏狱名。西汉武帝时置于上林苑中,主囚禁官署吏卒,由水司空主管。东汉废。
旧时对州、县官自称的谦词。表示在其治辖之下。
官名。十六国西凉置。《晋书·凉武昭王李玄盛传》: (李暠以)索承明为牧府右司马。” 为州牧府主要僚属,掌军务。位在郡太守之上。参见“牧府”。
官名。唐朝武官散阶,第六阶,正三品下,位怀化大将军下、云麾将军上,授新归附唐廷的诸蕃首领,仍隶各卫。武散官名。唐置,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,秩正三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