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台

内台

① 尚书台(省)别称。因其官署在宫禁之内,故名。《南齐书·王思远传》: “迁吏部郎。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,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,上表固让,”②秘书寺别称。《晋书·华峤传》: “转秘书监,加散骑常侍,班同中书。寺为内台。”③指中央所设御史台,以别于地方所设之行御史台。《元史·百官二》:“江南诸道行御史台,设官品秩同内台。”


官署名。1、指尚书省。《南齐书·王思远传》:“建武中,迁吏部郎。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,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。”

2、指御史台。《元史·百官二·御史台》:“江南诸道行御史台,设官品秩同内台。至元十四年,始置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,寻徙杭州,又徙江州。二十三年迁于建康,以监临东南诸省,统制各道宪司,而总诸内台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宫导客守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属东宫导客局。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典茶心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。茶指茶食,即糕点;心指点心,与茶叶无关。典茶心掌供应果品点心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柴草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。设丞。隶司农寺钩盾署。

  • 光禄寺黄册房

    光禄寺内部机构名。清置,有满汉署正共二人,笔帖式二人(均由堂官在各署司员中酌派),经承二人,每月将四署及银库支销钱物汇造黄册,移送典簿厅,按月奏销。

  • 殿中羽林郎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侍卫殿内,八品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殿内侍卫,八品。

  • 五威后帅

    官名,属五威将,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。详《五威前帅》条。

  • 兵部司马

    官名。麴氏高昌国兵部次官,协助兵部长史处理本部事务。如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,则称“城令”。

  • 乡侯

    爵名。东汉列侯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亭。食邑为乡者称乡侯,位次都乡侯。三国魏沿置。魏文帝定爵制,乡侯为第八等,位次县侯下亭侯上。晋亦置。南朝宋制官四品; 陈制官八品,秩视千石。唐以后皆废。爵名,东汉置。食

  • 镇北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,任王邑为此职,并领河东太守。三国魏时,与镇东、镇西、镇南将军合称四镇。多为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。魏、晋及南北朝前期权势很重,后期渐轻。三国魏定为二品; 晋、南朝宋

  • 威震将军

    见“十威将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