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,拟轻车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 (529)定制后,仍拟轻车将军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司烜氏下士六人,掌管用阳燧向日光取明火,用镜子向月光取明水,以供给祭祀用的明齍(用明水洗涤后祭祀所用的谷物)、明烛、明水。国家有大事,供给竖立在门外和门内的大烛。修治京城与军旅
官名。汉初少府所属有辩铜令及丞,武帝时改属水衡都尉,掌管铜质的鉴别,为铸钱之用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注引如淳说:“辩铜,主分别铜之种类也。”
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太子左宗卫副率置,太子左司御率府次官,员二人,从四品上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 又改为左宗卫副率,睿宗景云二年(711) 复名左司御副率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官存而无
爵位名,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义。见“六爵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左神策军上将军下。
宦官职名。明置,为司礼监外差,员额一人,掌织造宫中所用织物。
文书名。即诰命之俗称。
官名。明制大理寺左右寺下置,二人,后革一人,从六品。为寺正之副,各随其所辖而复审之。
见“陕西等处行中书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