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十二卿

十二卿

官名合称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以太常卿、宗正卿、司农卿为春卿,太府卿、少府卿、太仆卿为夏卿,卫尉卿、廷尉卿、大匠卿为秋卿,光禄卿、鸿胪卿、大舟卿为冬卿,合为十二卿。


南北朝以前有九卿,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又增三卿,共十二卿,分春夏秋冬,各三卿,太常、宗正、司农三卿为春卿;太府、少府、太仆三卿为夏卿;卫尉、廷尉、大匠三卿为秋卿;光禄、鸿胪、太舟为冬卿。十二卿都有丞、功曹、主簿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·诸卿》。

太常卿掌明堂、二庙、太史、太祝、廪牺、太乐、鼓吹等。宗正卿掌皇室、外戚之籍。司农卿掌农功仓廪,统太仓、导官、籍田等。太府卿掌金帛府帑等。少府卿掌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等。太仆卿掌南马牧、左右牧、龙厩、内外厩等。卫尉卿掌宫门屯卫兵。廷尉卿掌监东西中华门。大匠卿掌土木工程建筑。光禄卿掌宫殿门户等。鸿胪卿掌导护赞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后两宫食官令丞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。食官令,正八品;食官丞,正九品。

  • 仓场总督

    官名。见“总督仓场侍郎”。仓场总督是“仓场侍郎”的别称。因其总督各仓监督,故称其为“仓场总督”;主管京仓、通仓的政令等。详见“仓场侍郎”条。

  • 甸戎

    官名。西周散国置。掌藉田之官。《散氏盘铭》:“矢舍散田”,“散人小子眉,田(甸)戎微父”。

  • 庭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周朝置。掌射妖鸟。《周礼·秋官》:“庭氏,下士一人,徒二人”,“掌射国中之夭鸟。若不见其鸟兽,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。若神也,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”。官名。周设此官

  • 户部总科侍郎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八年 (1375) 因事务繁剧,于户部总科置。一人,协尚书掌科事。十三年罢。

  • 都勾押官

    吏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,宣徽院、三司、群牧司皆设,补正名后,理三年之选,可出为三班奉职。

  • 礼闱

    明清时对于会试的别称,因会试是由礼部主管的,故有此称。

  • 骏马丞

    官名。秦置。汉因之,属太仆,为骏马令副贰,掌皇帝车乘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置,为骏马令之副,佐令掌养骏马。参看“骏马令”条。

  • 委输官

    官名,汉朝在三辅置委输官,掌转运及积存货物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置平准于京师,都受天下委输。”

  • 奉乘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殿内省尚乘局置十员。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置十八员,正九品下,掌率习驭、掌闲、驾士等属,饲习御马。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官名。隋唐设置,属尚乘局,掌饲习御马。隋制员额十人;唐制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