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博士

博士

官名。春秋战国已有其称,初泛指学者,战国末年齐、魏、秦等国置为职官。秦、西汉初充当皇帝顾问,参与议政、制礼,典守书籍,秩四百石,秩虽卑而职位尊显。设仆射为之长,名义上隶太常。秦始皇时有七十余人,二世时有三十余人,诸家并立,而以儒家为主。汉初诸子、儒经、术数、方伎等皆立博士,文帝时达七十余人; 武帝改置五经博士,兼具学官职能,掌教授经学、考核人材、奉命出使等事。(详见“五经博士”)东汉以降,议政职能逐渐削弱。魏晋南北朝专设五经博士、国子博士、太学博士等学官,掌经学教授,设太常博士专掌议定礼制,地位渐轻。北朝郡国学或置博士为学官,又设律学博士、医学博士等,专精本行技艺,教授学生及服务于宫廷官府。隋、唐以下历朝制度大体相沿,员额品秩不等,除太常寺、国子学外,诸专门学校如唐、宋之崇玄、兽医、律、广文馆、四门馆、书、算、画等学皆置为学官,又有历、天文、漏刻、视祲、按摩、呪禁等博士,皆以本行技艺供职于官府,地位甚低。辽朝府、州、县学亦置为学官。西夏设于番、汉大学院,蕃汉三学院设百法博士。金、元改称教授。明、清太常寺设太常博士,国子监有五经博士,钦天监有漏刻博士等,详见各条。


官名。六国时有博士,秦汉相承,诸子、诗赋、术数、方技都立博士;西汉时属太常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博士,秦官,掌通古今。”官秩为比六百石;员额多至数十人。在秦和汉初,博士为学术顾问性质的官员,既掌管其专门之学,又参预政治讨论,还外出巡行视察。汉武帝建元五年又置五经博士,专掌儒家经学传授;每经不止一家,共有博士十四人。汉以后学术传授多在私家,博士之任渐轻。晋有国子博士。唐有国子监博士(五人,正五品)、太学博士、广文馆博士、律学博士、书学博士、算学博士、医学博士、太常博士(正七品,掌代礼)。明清有国子博士和太常博士,五经博士(为孔、孟诸族的世袭官)。参看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汉魏博士考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兼行参军

    官名。晋代设置,见“行参军”。

  • 公国官

    官类名。公国既是政区,也是三国至晋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之一,其地位略同于县。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说:“诸公国,员职如王国。山阳公国,置督军一人。”晋亦置公国,《晋书·职官志》说:“郡侯、县公亦如小国制度。

  • 弓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弓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幕爽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主兵,以清平官、酋望、大军将兼。

  • 插选

    清朝吏部铨选制度。乃月选班秩之一。指官员出缺,候缺者依序于指定缺分补授之例,满洲刑部司狱任职期满者,于双单月主事等官除不积缺外,升选十缺后升用一人。吉林、黑龙江主事期满,系汉军者,于双单月汉缺员外郎与

  • 都司空狱

    官署名。汉代宗正所属的监狱,掌管罪人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宗正》。诏狱名。西汉武帝时置,属宗正。治列侯、二千石。魏其侯窦婴曾系于此狱。又《汉书·伍被传》提到左右都司空诏狱,可能当时都司空曾分为左右

  • 侨务局总裁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侨务局的长官。见“侨务局”。

  • 王妃

    王的母亲或正妻子封王妃,为正一品或从一品,次妻(妾)封王夫人。金朝章宗承安二年(公元1197年),改为王妃只封王夫人,次室封孺人。郡王母、妻封郡王夫人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小稍伯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亦作稍伯下大夫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佐稍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务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官名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,属地官府,为稍伯中大夫的副职,正四

  • 中护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掌军中参谋、协调诸部。《后汉书·班彪列传下》: 明帝永元(58—75)初,“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,以(班)固为中护军,与参谋。”献帝建安十二年(207)曹操改护军置。魏沿置,四品,资重者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