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祗候郎君
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。掌御前祗应等事。
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。掌御前祗应等事。
即“抵当免行所”。官署名。宋置,为抵当免行所的简称,属太府寺。以官钱为本,允许人以物品抵当借用,从中收取利息。踰期不赎,则典当物没收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负责督察达里底、谟葛夫等部,始置于道宗清宁九年 (1063)。
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即“左右领军卫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,县司马令史的属吏。主书记、会计等事务。参见“司马令史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司市属官,掌管二十个市的政务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胥师,二十肆则一人,皆二史”,“各掌其次之政令,而平其货贿,宪刑禁焉。 察其诈伪饰行慝者而诛罚之。
县职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县知事和承审员之下,佐理文书、记录等事务。
官名。即“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”。
官署名。北宋前期三司置,分属度支部,掌百官给赐、赙赠例物、口食及冬春衣物等事,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,改制,随三司废。
参见“中射士”。官名。战国时楚国设置,见“中谢”。
杂任职名。隋代于县置市令,管理县治所在的市场,唐制,畿县及诸州属县各置市令一人,掌交易,禁奸非,通判市事。其下各有市佐、市史、市帅,分行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