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外仆

外仆

官名。春秋时郑国置。主设坛和行舍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 “子产相郑伯以如楚。舍不为坛。外仆言曰: ‘昔先大夫相先君适四国,未尝不为坛。’”


官名。春秋时郑国设置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产相郑伯以如楚,舍不为坛,外仆言曰:‘昔先大夫相先君,适四国,未尝不为坛,自是至今,亦皆循之。今子草舍,无乃不可乎’?”注:“外仆,掌次舍者。”也就是出使外国所带掌管建舍筑坛的人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瑕覆于周氏之汪,外仆髡屯禽之以献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台治书侍御史

    即“治书侍御史”。

  • 经略

    官名。① “经略使”简称。②明置,为朝中派出总制一方军务的重臣,称经略某地或某军务,后渐成官名。始于永乐十年 (1413) 侍讲杨荣经略甘肃。多以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等官出任,权力极大。清初曾沿置,中叶

  • 雄武将军

    见“十雄将军”。

  • 军政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海军部所属之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改原筹办海军事务处第二司设。旋併入海军部。掌管造船舰,检校器械,兼司军港工程。辖制造、建筑、器械三科。置司长一人掌司事,下设科长三人,科员八人,录事四

  • 秘书卿

    官名。元代秘书监的长官,其地位在秘书监太监、少监之上。见“秘书监(2)”。

  • 库伦理事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九年(公元1920年九月三十日公布的《库、乌、科、唐各理事公署编制章程》的规定,在库伦、乌里雅苏台、科布多、唐努乌梁海各部商民聚居地方得酌设理事官,管理地方商务及警卫事务。

  • 北部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尚书省北部曹属官,一说为次官,与下大夫不并置。《魏书·陆俟传》:“(陆叡)为北征都督,拜北部长,转尚书。”孝文帝太和 (477—499) 改制时废。

  • 祗候郎君班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属著帐郎君院。统领祗候郎君。下辖左、右祗候郎君班详稳司。 置详稳、 直长、 闸撒狘、 拽剌等职。辽著帐郎君院分司之一。其官有祗候郎君班详稳、祗候郎君直长、祗候郎君闸撒狘,统领所

  • 驻京喇嘛

    僧号。清朝驻京喇嘛之称。分为七等:掌印札萨克大喇嘛与副掌印札萨克大喇嘛各一人,札萨克喇嘛四人,达喇嘛十七人,副达喇嘛四人,苏拉喇嘛十九人,教习喇嘛六人,额外教习苏拉喇嘛四人:德木齐三十一人,格斯贵五十

  • 待诏中郎将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《徐夫人菅洛碑》碑额:“晋待诏中郎将徐君夫人菅氏之墓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