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外官

外官

①古以九卿为外官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 “内官不过九御,外官不过九品”。高诱注: “九品,九卿也。”② 侍卫臣僚以外官员通称。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臣年少材下,孤于外官,不足以亢一方之任。”颜师古注: “外官谓非侍卫之臣。”隋制,非禁中诸省及禁卫之官皆为外官。③指地方官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尧试臣以职,不直以言语笔札。今外官多旷,并可以补任。”《魏书·孝文帝纪下》:“(太和二十二年,498)夏四月甲寅,从征武直之官进位三阶,文官二级,外官一阶。”唐朝以后多用为地方官总称。宋朝外官分亲民、厘务二等。明、清两朝,凡京城以外,在各省的文武官员皆称外官。


1、指宫外百官,与宫内近侍之官相对而言。《周礼·春官·世妇》:“凡内事有达于外官者,世妇掌之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内官不过九御,外官不过九品。”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臣年少材下,孤于外官。”注:“师古曰:孤,远也。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。”

2、指地方官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今外官多旷,并可以补任。”《魏书·高祖纪下》:“从征武直之官进位三阶,文官二级,外官一阶。”其后多沿用此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墐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墐,是路冢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蜡氏下士四人,掌理埋葬尸体等事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置掌墐中士,正二命;掌墐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布宪中大夫。

  • ①通“率”。西周称诸侯方伯之长。《驹父盨》:“南仲邦父命驹父即南者(诸)侯率高父,见南准夷。”②军队主将、统帅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 “其三帅者,专行不获。”又《僖公二十七年》: “作三军,谋元帅。

  • 塌西节度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负责督察党项别部。以契丹人充任。始置于圣宗太平六年(1026)。

  • 江西财赋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公元1290年)置,隶詹事院。三十一年(公元1294年)改隶徽政院。秩从五品,掌事产、户口、钱粮、造作等事。设达鲁花赤一人,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人。至治二年(公元1322年

  • 正直长

    官名。唐朝诸军卫置。宋朝仅存空名,未尝除授。

  • 品阶

    即官品之等级。

  • 制置青白盐使

    官名。北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)始置,以閤门祗候充任,掌行陕西、河东沿边盐法。

  • 仆人师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仆人正的副职。《仪礼·大射》:“仆人正徒相大师,仆人师相少师”。郑玄注:“仆人正,仆人之长。师,其佐也。”

  • 五官中郎将

    官名。秦置。西汉隶光禄勋,主中郎,秩比二千石。东汉时,部分侍郎、郎中亦归其统率。职掌宿卫殿门,出充车骑。东汉初年或参与战事; 又协助光禄勋典领郎官选举,有大臣丧事,则奉命持节策赠印绶或东园秘器。东汉末

  • 王府参领

    官名。清置,五旗参领每旗五人,秩从三品,掌王府所属旗籍的政令。凡田赋、户口、出纳盈缩之数,综其实而稽之。其下设佐领,每旗各七人,秩从四品;骁骑校,每佐领下一人,秩从六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