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左六司支司之一,置郎中、员外,以主其事。
官名。宋朝置。又称“半刺”,俗称“倅”。太祖乾德元年(963),始置于湖南诸州。二年,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,又置于各藩镇,皆以朝臣充任。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,故名。其后遂为定员。州郡之政皆需通
官署名。清末置,是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清廷筹备立宪,于九月通谕设立各省咨议局。次年六月,宪政编查馆奏定《各省咨议局章程》,由上谕通令各省迅速举办,到宣统元年(公元1909
官署名。南朝陈置。属尚书省吏部三公曹,掌理察冤狱。置令史。
宋代对翰林学士院的别称。见“翰林学士院”。
见“牧养监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纳奏文案。见《魏书·范绍传》。
官名。见“军司马中大夫”。
清制,督抚有权撤销所辖官员的职务,称为撤任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间曹操置,三国魏、南朝梁、北魏沿置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,普通六年(525)刊正将军名号后罢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七品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