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司马

左司马

官名。春秋始置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定公十年春”,“具左右司马”。战国时,齐、楚、燕等国沿置,掌军政,领兵征战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燕使太子请救于楚,楚王使景阳收而救之。暮舍,使左、右司马各营壁地。”秦汉之际沛公刘邦亦置,使典武职。宋朝为大都督府属官,无职掌。参见“司马”。


官名,春秋时楚国、鲁国等置,为大司马之副,协助大司掌军务,领兵作战。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:“楚公子午为令尹,公子罢戎为右尹,蒍子冯大司马,公子橐为右司马,公子成为左司马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(孔子说:)‘古者诸侯出国,必具官以从,请具左、右司马。’定公曰:‘诺。’具左、右司马。”秦汉之际刘邦置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曰: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,不然,籍何以至此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国都。《尚书· 说命(中)》: “明王奉若天道,建邦设都。”②行政区划之一。(1)十邑为都。《广雅·释地》: “八家为邻,三邻为朋,三朋为里,五里为邑,十邑为都。”王念孙疏证: “盖虞夏之数。”(2

  • 宫正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为宫廷女官衙门。初设宫正二人,正六品。十七年改一人,正五品。增司正一人,正六品。二十七年增典正一人,正七品。次年定制,设宫正一人,司正二人,典正四人,女史四人。掌纠察宫

  • 大都奥鲁提领所

    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(1281),掌理辖区人匠诉讼,受詹事院札。置提领一员。

  • 精膳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精膳司郎中。明清礼部精膳清吏司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膳部郎中设,一人,南京礼部精膳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七年(1650)增设满

  • 少司农

    清朝仓场侍郎之别称。

  • 北护卫太保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北护卫府”。

  • 绥军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杨仪传》:“(建兴)八年(230),(杨仪)迁长史,加绥军将军。”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、驻守或后勤工作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杨仪传》:“(建兴)八年,迁长史,加绥军将军。

  • 稽俸处

    官署名。见“稽俸厅”。

  • 同凤阁鸾台三品

    宰相职衔。即同中书门下三品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称同中书门下三品。官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改中书省为凤阁,门下省为鸾台,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凤阁、鸾台三

  • 宫籍监提点

    官名。见“宫籍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