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府丞

府丞

官名。①汉朝郡府之属吏。《后汉书·朱博传》: “于是府丞诣阁,博乃见丞掾曰: ‘以为县自有长吏,府未尝与也,丞掾谓府当与之邪。’”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: “为南阳太守,常敝衣薄食。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受而悬于庭。”又,汉末称郡丞为府丞。② 明朝置,为两京顺天府、应天府之佐官,每府一人,正四品。协助府尹掌京府之政令,兼领学校。清沿明制,设于顺天、奉天二府,正四品,汉缺。专职分理学务。顺天府自乾隆五十八年(1793)专设学政(隶属直隶总督)后,府丞仅管府属各州、县考试童生及管理金台书院等事。奉天府丞则掌盛京、吉林学校之政令,同各省学政之治。③清朝宗人府之职官,汉缺,正三品。掌校理汉文册籍。详“宗人府府丞”。


1、郡丞的别称。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:“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受而悬于庭;丞后又进之,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。”“旧典,二千石卒官赙百万,府丞焦检遵续先意,一无所受。”

2、明朝顺天府、应天府的副长官,清朝顺天府、奉天府的副长官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志三》。

3、金朝大宗正府、清朝宗人府的副长官。见《历代职官表·宗人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

    见“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”。

  • 部从事

    ① 司隶校尉属官“部郡从事”的省称。②晋朝诸郡属官,掌督察非法。官名,汉置,又名州从事,即州刺史的从事。每郡国一人,掌督促文书,察举非法,皆州自辟除。另外,还有治中从事(功曹从事)掌州选署及众事;簿曹

  • 司封郎官

    司封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
  • 东西作坊

    宋军器监所属机构。作坊始置于唐。《唐大诏令集》卷七二《乾符二年南郊赦》:“诸处本置作坊,只合制造干戈兵甲及进献供需。”宋承唐制置作坊,开宝九年(公元976年)分为南、北两作坊,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

  • 丞仪

    官名。金朝皇后位下女官,掌左右给事、宣传启奏、经籍纸笔之事。设一员,秩正九品。宫中女官名。见“秉仪”。

  • 太子通事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东宫官属,多以他官兼任,员二人,位一班。亦称东宫通事舍人。陈沿置,九品,不言秩。隋朝置于典书坊,员八人,正七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宣令舍人。唐初复旧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隶

  • 执楯

    汉代卫尉可属的低级武官。掌执循以司警卫,孔丛曾任此职。见《汉书·功臣表》。

  • 公主仆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秩六百石,为公主属官,掌公主车马。

  • 仁师

    西夏官位。谏师位之一,为皇太子之师,在中书、枢密位下,与次等司等。

  • 司业

    即“国子监司业”。官名。隋朝国子监于炀帝大业三年始置司业一人,唐置二人,为国子监祭洒之副,助祭酒教授生徒。见《通典·职官九·国子监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国子监》。其后,宋、明、清皆置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