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指县治设在京城的各县,西京以长安、万年等为赤县,东京以河南、洛阳等为赤县,北京以太原、晋阳等为赤县。金、元二朝以首都所在地设置的县称赤县,即大兴、宛平二县。金赤县秩从六品,元赤县秩正六品。1、“赤
官场用语。宋朝官员所任差遣之地离都城千里以外者,称远地。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,凡官员注授差遣离都城逾千里者,称为远地。
官名。金朝置,属宫师府。掌赞东宫礼仪。秩从六品。官名。金置,属詹事院。秩从六品,司赞礼仪。佐官为赞仪,从七品。
官署名。明朝内府所属机构,隶内官监,设宦官进行管理,负责制造妆奁、器用之事。
辽朝北面官类名。辽宫帐、部族、京州、属国,皆各自为军,设军官以统之,总称为北面军官。主要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府、大元帅府、都元帅府、便宜从事府、大详稳司、东西都省、大将军府、护军司、诸路兵马都部署司及各军
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秩比二千石,掌谏司过失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参看“司中”条。
官名。明洪武十三年 (1380) 于行人司置。左、右行人,从九品。初位在行人下,寻改行人为司正,左、右行人为司副,更置行人三百四十五人,后减至三十七人。职专捧节、奉使之事。凡颁诏、册封、征聘及慰问、赈
官名。匈奴置。由单于子弟充任,统领部众,地位在左、右朔方王之下。
官名。五代设置,为马步院的主官,见“马步院”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宰相常置数员,其先除者称首相或上相。官名。宰相分职,数人同任,居首位者称首相。《宋史·曾公亮传》:“公亮明练文法,更践久,习知朝廷台阁典宪,首相韩琦每咨访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