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执法

执法

官名。①春秋战国执行法令之官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 齐威王置酒后宫,淳于髡曰: “饮酒大王之前,执法在旁,御史在后,髡恐惧俯伏而饮,不过一斗径醉矣!”② 即“御史”。新莽始建国元年 (后9)改名,东汉复故。③三国吴置中、左、右执法各一人,掌平决诸官奏事。十六国后赵置大执法总掌朝政,宫门小执法掌谏议,又有左右执法郎、执法御掾等。


1、官名,战国时齐、秦等国置,掌执行法令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威王大说(悦),置酒后宫,召髡赐之酒……髡曰:赐酒大王之前,执法在傍,御史在后,髡恐惧伏而饮,不过一斗径醉矣。”

2、泛指执政官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·秦攻魏急》:“秦自四境之内,执法以下至于长輓者。”注:“执政之臣。”

3、即御史。王莽改御史曰执法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《七国考·秦职官》:“执法,殿中法官。”

4、官名,三国吴置,分左、中、右三执法,掌平决官吏奏事。

5、官名,十六国后赵置大执法,总掌朝政;置宫门小执法,掌建议;除此之外,还有左右执法郎、执法御掾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防阁

    ①官名。南朝宋时,为诸王置,选勇略之士充任,以防卫斋阁,亦称防阁将军。齐、梁皆沿置。北魏时亦为诸王置,皆为诸王亲信。北齐时皇子及诸王国置,员四人,皇子防阁为九品上。②官员享受的待遇。唐朝京师文武职事官

  • 庖长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属官。分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之事。隶于总领、承应长之下。初设三人,康熙五十六年(1717)裁。旋复设二人,并增设六人。缺出由膳房人内外补四缺,由庖人内升补四缺。乾

  • 内制

    ① 亦称内命,皇帝直接发自禁中的诏令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(738)置翰林学士及学士院,专掌草拟重要诏书之事,不经中书门下两省,亦不加盖皇帝玺印。宪宗元和 (806—820) 初,方置“书诏印”,由翰

  • 中京宰相府

    官署名。辽南面官。设左相、右相、左平章政事、右平章政事等职。

  • 航务中监

    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中校,掌理海军航务。

  • 司门

    ① 《周礼》官名。地官司徒之属,分掌都城各城门开闭,监督出入,查禁货贿,通报宾客来访。郑玄注: “司门,若今城门校尉,主王城十二门。”西魏、北周地官府仿《周礼》置,设中大夫,掌关门、城门、宫门启闭。②

  • 批本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阁所属之办事机构。乾隆(1736—1795)以前称“红本房”。设于宫内。掌进本、批本事务。每日进本,将满票签处所送转奏事处进呈。本章发下后,均用红笔将皇帝阅定之签批于本面,再交满票签处。

  • 太子器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太子家令寺食官署,设丞。

  • 折博务

    官署名。北宋于陕西沿边诸州置,掌商人入中现钱与粟帛,按值予以茶盐。

  • 副建筑师

    海关工务部营造科洋员,地位低于建筑师。见“工务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