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招讨使

招讨使

官名。宋朝一路至数路地区之统兵官,掌招抚讨伐事务,不常置。辽、金、元三朝为军事行政机构招讨司之长官。辽招讨使负责统领编入军籍之俘降军兵,金招讨使掌招抚征讨及接受贡纳、颁给赏赐等事,元招讨使掌招抚征讨事。明朝沿元旧称,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,武职。仅四川设一员,从五品。乃土官官署招讨司之长官。管所辖之土兵及地区,受地方长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兵部。清初沿置,雍正六年(1728)废,次年改设流官。详“土官”。


官名。唐置,掌征伐,兵罢则省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外官·元帅》。宋代也有,不常置,掌收招讨杀盗贼之事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七·招讨使》。辽代北面边防官中有招讨使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二·北面边防官》。金代在西北路、西南路、东北路置招讨使,正三品,掌招怀降附,征讨携离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招讨司》。元代在吐番(吐蕃)、刺马刚、天全、倴不思、沿边溪洞置招讨司,设招讨使一员,正三品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七·招讨司》。明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招讨司,置使一人,从五品,副使一人,正六品,为土官武职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五·土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金部中

    官名。唐天宝十一载(公元752年)改金部郎中为司金郎中,至德二载(公元757年)复旧。

  • 翰林学士奉旨

    官名。见“翰林学士承旨”。

  • 工部郎中

    官名。① 工部所属头司工部司长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改原起部郎而置。一人,从五品上。掌城池土木工程建筑之政令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司平大夫,咸亨元年 (670) 复旧名。武则天光宅元年

  • 夏官副正

    官名。唐肃宗乾元三年(760)司天台置一员,正六品上,为夏官正副贰。

  • 辅国将军

    ①官名。将军名号。东汉献帝建安元年(196) 置,拜伏完为之,仪比三司。三国、两晋沿之,魏、晋皆三品。十六国后秦、后凉、北凉亦置。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(469) 七月改名辅师将军,后废帝元徽二年(474

  • 典衣

    宫中女官名。见“司衣”。

  • 东京军巡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东京军巡院长官。武官名。辽置, 见“东京军巡院”。

  • 闲厩使

    使职名。唐武则天圣历三年(700) 二月置,掌仗内六厩,管理御用马匹,以受宠的殿中监充任,夺殿中省、太仆寺部分职权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初,闲厩马至万余匹,骆驼、巨象皆养,以驼、马隶之,殿中省尚

  • 议政大臣

    见“议政王大臣会议”。

  • 禁圃令丞

    官名。汉武帝时置禁圃令及丞,属水衡都尉。禁圃可能是上林苑中栽培蔬菜之类的园地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说禁圃有两尉,而《封泥考略》卷一有“禁圃左丞”封泥,可能禁圃有左右两丞,而禁圃两尉是两丞之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