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掌言

掌言

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。二十四掌之一,属尚宫局,员二人,从九品。唐朝改正八品。为司言、典言之佐。协掌宣传启奏之事。宋、金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后归其职于宦官。


女官名。唐、金皆置,正八品,掌宣传启奏等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宫官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三·宫人女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剿匪总司令部

    区域性军事指挥机关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十二月为“围剿”中央革命根据地,任命鲁涤平为剿匪总司令;后又有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五月,在国民政府改组为总

  • 司州刺史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治洛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 (477—499) 中,拟迁都洛阳,故特崇其位,在诸州刺史上,属官有功曹、都官、主簿、司事、从事、录事及诸曹掾史。太和十七年定为从二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司

  • 颉利发

    官名。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之一,世袭其官而无员限。

  • 北史

    武官名。商代设置,亦称北吏,为驻防北土的大使,见《殷墟文字丙编》二九。参见“西史”。

  • 九戏祝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负责九戏的祭祀祝祷。《申簋铭》:“王命尹册命申,更乃祖考疋太祝,官司丰人众九戏祝。”

  • 持节中郎将

    官名。西汉时皇帝的侍卫分五官、左、右三署,各置中郎将以统帅侍卫,俸皆二千石,位低于将军。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。东汉沿置,又增置羽林中郎将,使匈奴中郎将,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等。中郎将加“持节”,可专生杀。

  • 学部咨议

    官名。清末学部之顾问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置。非实缺,无定员。分四等,一等视丞,二等视参议,均由学部奏派,三等视郎中、员外郎,四等视主事,均由学部委派。凡部有重要筹议之事,随时咨询。该官于教

  • 静室令

    官名。晋朝置。在大驾卤簿中领先开道。参见《晋书·舆服志》。官名,汉置,掌清净殿室、清除宫禁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使太仆婴、东牟侯兴居先清宫。”注:“应劭曰:旧典,天子行幸所至,必遣静室令先案行清净殿中

  • 小宫尹上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太子宫尹下大夫副职,亦称小宫尹。佐太子宫尹辅佐太子。正三命。

  • 近侍局

    官署名。掌皇帝侍卫。辽为北面官,隶侍卫司,置直长、小底等职。金设于章宗泰和八年(1208),隶殿前都点检司,置提点、使、副使、直长及奉御(旧名入寝殿小底) 与奉职 (旧名不入寝殿小底或外帐小底),掌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