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湘军

湘军

清代后期军队名。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,由曾国藩在湖南建立。采取兵自招、将亲选、先选将、后募兵的编组方式组成。其兵士称为勇,其营称为勇营,以区别于国家经制军队的绿营。满五百人的称为大营,不足五百人的为小营。每营辖四哨,每哨辖八队。营以上设统领,统领所辖营数由几个营到几十个营不等。有时因为营数过多或作战需要,统领下设分统一级,但分统一级属于临时设置,不是固定编制,统领直属于大帅曾国藩。后因战区扩大,增设各路统帅。统帅部的内部组织有营务处(办理指挥、后勤诸务)、粮台(下设八个所),以及厘金、制造、支运、转运各局。湘军在咸丰四年(公元1854年)有陆军十三营,兵额五千余人,水军一营,兵额五千人。其后随着军事上的需要不断扩充,到同治三年(公元1864年)攻克天京时已号称十万。在攻下天京后,大部分即遣散回籍。湘军的勇营兵制,因其私兵性质所决定,凡遇易将,整个营就须解散重建,造成层层只对上级私人负责的情况,清朝政府只有通过湘军主帅才能指挥湘军。晚清兵为将有的情况即起源于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狡士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主管王室犬政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“可(何)谓‘宫狡士’、‘外狡士’? 皆主王犬者殹(也)。”

  • 行御药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隶太医院。设于成宗大德九年(1305),掌皇帝巡幸时医药治疗。置达鲁花赤一员,大使二员,副使三员。

  • 旗籍司郎中

    官名。即“旗籍清吏司郎中”。

  • 太子司则

    官名。见“司则”。

  • 彰愍官马群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彰愍宫马群牧养蕃息之事。

  • 奉天倡义大元帅

    官名。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置。始于明崇祯十六年(1643),农民军攻克承天 (今湖北钟祥等地) 后,李自成用以自称。同年改称新顺王,此称遂不再用。

  • 北院统军都监

    官名,辽朝置,属北面官,掌监督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。参看、“北院统军司”、“北院”条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北院都统军司”。

  • 出使日本国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光绪二年(1876)设。正二品。辖副使一人。二等、三等参赞各一人,二等、三等通译官各一人,一等、二等书记官各一人,商务委员一人。四年,设神户大阪正理事一员,长崎正理事一员,横滨、筑地正理事一

  • 掌畜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右扶风,为掌畜令副贰,主牧畜。官名,秦汉皆置,为掌畜令之副,佐令掌畜牧之事。参看“掌畜官”条。

  • 迎主簿

    官名。南朝宋、梁置,为州属官。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,多由长官挑选有孝行或文学之士担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