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牙门将

牙门将

官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(220—226)中置,蜀、吴及两晋、十六国后赵、前凉、南燕、南朝宋等亦置。常简称牙门。为统兵武职,位在裨将军下、郡守上。依任职地区不同,又有西戎牙门、淮南牙门将、扬州牙门将等名号。银章、青绶,冠服与将军同。魏、晋皆五品。


将军名号,也称牙门将军,三国时魏、蜀、吴皆置,冠服与将军同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郎传》:“郎兄子宠,先主时为牙门将。”其后,晋承魏制,也置此官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八·十九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蒙古翻译房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掌蒙古语文翻译之事。以蒙古员外郎一人主之,下设主事、经承等员。

  • 翊卫司

    西夏官署名。元昊建国初期设置,掌统制训练、宿卫戍守及扈从车驾。官有马步军都指挥、副都指挥及诸卫上将军、大将军之号。官署名。西夏设置,掌宿卫,侍从。以马步都指挥为主官,佐属有副都指挥使及诸卫上将军、大将

  • 御马仓

    官仓名。明置,属户部。掌御马食料的储藏。有大使一人,从九品,副使一人。

  • 关内侯

    ①诸侯分封大臣的称号,若附庸。春秋战国始有。②爵名。战国秦置。为二十等爵第十九级,位在彻(通)侯之下。秦汉沿置。因秦都咸阳,以关内为王畿,故名。但有侯号,居京师; 无封土而依封户多少享受征收租税之权。

  • 清官

    官职制度。魏晋南北朝指适于士族高门担任的官职。除尚书、中书等地位显要的官职外,一些品阶较高,政事不繁,不一定有实权的官职,如秘书省属官、东宫官属等,亦为清官。在清官中仍有程度的不同,如“侍中”较“散骑

  • 广东部

    官署名。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各以布政司为别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领广东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。部下分设四科: 民

  • 玉局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掌琢磨之工。见《辍耕录·公宇》、《元史·百官四》。

  • 勋卫

    ①军府名。左、右卫及太子左、右率卫府所领三卫之一,皆为内府,极受亲信,可宿卫内庑。隋朝设左勋卫开府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名勋侍。唐朝有左右卫勋卫一府、勋卫二府和率府勋卫府。宋徽宗崇宁四年 (11

  • 左藏署令丞

    官名。晋始置左藏令,属少府。北齐置左藏署,有令及丞为正副主官,属太府寺。北齐与隋初左藏的性质仍为皇室的库藏。炀帝分太府置少府,太府寺的左藏始为国库。唐制左藏署令三人,从七品下,掌收藏钱帛、杂彩。丞五人

  • 司弓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毡库之属官。掌备弓处事。初名“弓匠固山达”,额设五人。康熙十五年 (1676) ,改为“弓匠协领”。二十一年,定为正七品。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 改是称。四十四年定为六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