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即视、察。周朝天子或大臣巡察方国及边陲地区之谓。《太保玉戈铭》: “王在丰,命太保省南国。”《周易 ·观》: “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”汉朝又有省录尚书事,指主管尚书台之事。②天子遣使臣对诸侯臣子进行聘问之谓。《周礼·秋官·小行人》: “存、 、 省, 聘问臣之礼也。 ”③指皇宫禁地。《汉书·昭帝纪》: “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,为长公主,共养省中。”省中本称禁中,门阁有禁,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,后因孝元皇后父名禁,故改称以避之。后世因之。① 官署通称。两晋南北朝有尚书、中书、门下、集书、散骑、秘书、著作等省,多设于禁中,故名。后世有门下、中书、尚书、秘书、殿中等省,或设宫外,然仍沿旧称。


1、官署名。汉制,总群臣而听政为省,治公务之所为寺。尚书、中书、门下各官署皆设在禁中,因称为省。沿用既久,遂以省为官署名称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一》:“其官司之别,曰省、曰台、曰寺、曰监、曰卫、曰府,各统其属,以分职定位。”

2、行政区域名。元朝各路设行中书省,简称“”或“行省”。明朝改行省为布政使司,仍称“”。清沿袭明制。见清朝赵翼著《陔余丛考·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鸡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鸡人下士一人,掌供祭祀用的鸡牲,大祭祀之日,为报时之官。北周因之置司鸡中士,正二命;司鸡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。

  • 法物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太常寺置,掌给纳朝服、祭服。徽宗时,大晟府亦置。

  • 博学通议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 属儒学类科目。开元五年、六年(公元717、718年)诏举,郑少微等二人及第。

  • 司染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司染丞。

  • 圃羞官

    官署名。职贡皇宫膳食所需物料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,南海郡置有此官。官名,汉置,掌种植进献瓜果。《汉书·地理志·南海郡》:“有圃羞官。”

  • 世券

    即“丹书铁契”。明制,铁券可世代相传,故称。参见“丹书铁契”。

  • 内散大夫

    即“中散大夫”,隋朝讳忠字,故时人修墓志时改中散大夫为此。

  • 右司马

    官名。春秋置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古者诸侯出疆,必具官以从。请具左、右司马。”战国时,楚、齐、燕等国亦置,掌军政,领兵征战。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:“楚公子午为令尹”,“公子橐师为右司马,公子成为左司

  • 典北锣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北王府,员额二十四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锣”。

  • 右牝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太仆寺,掌驼马。设令、丞。领右牝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