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管河指挥

管河指挥

官名。据《明会典》记载,明代于济宁卫设管河指挥一人,掌河堤防卫之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备身五职

    北齐太子备身都将、太子备身别将、太子备身统军、太子备身军主、太子备身幢主的合称。属太子左、右卫坊,由太子备身正、副都督统领,负责东宫侍卫。从八品。东宫武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左右卫坊率”。

  • 祝策

    周朝祭祀时由史官宣读的祝祷文告。《尚书·周书·洛诰》: “王命作册逸祝策。”

  • 亭长

    官名。春秋吴国城市设亭,以亭长主之。战国时在两国接壤地区设亭,置亭长以御敌人。秦汉沿置为地方基层行政单位,亭长下属有求盗、亭父。农村每十里设一亭,由服兵役期满而合格的人担任亭长。城内与城厢的都亭、门亭

  • 太子右虞候率府

    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太子右虞候开府为率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为府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为太子右清道卫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为太子右虞候率府,玄宗开元(713—741)初改定

  • 祀丞

    官名。明清太常寺所属各祠祭署之副职。明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,改各署署丞置。天坛、地坛、朝日坛、夕月坛、先农坛、帝王庙等各坛庙均设,各二人,从八品。佐奉祀掌典守神库、以时巡视而督其洒扫之事。清沿置

  • 临时执政

   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。第二次直奉战争后,段祺瑞由军阀“推戴”,于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十一月二十四日就任临时执政,公布了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》六条,组成了临时政府,临时执政以国家元首的

  • 典夷乐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掌高昌、龟兹等国传入的音乐、舞蹈的演出及其人员的管理,下设典夷乐

  • 敕牒

    官府文书名。宋朝,凡进士及第与任知县以上官者,被差充科举考试官、出使外邦、接待外邦来使,以及僧道被旨住持寺庙,给降庙额等公事,皆用敕牒指挥,由尚书省颁降。

  • 额哲库哈番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主事”。

  • 迁官

    官制用语。或仅称“迁”。指官员调动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 “常官治则迁官。”详见“迁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