籴便司
见“河北籴便司”。
见“河北籴便司”。
见“十三衙门”。
官名。宋有此加官,散官无职事;而地位高于正职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检校官》。
仅表示官员级别而无实际职务的官,即“散官”,见该条。
官名,东汉置,属京兆尹,掌监督铸钱和查假钱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时长安铸钱多奸巧,乃署伦为督铸钱掾,领长安市。”
官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掌诸军兵马逃亡、收并的名籍,诸司库、务给受之数,审校其欺诈,批历以送粮料院。员额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
清末京城善后协巡总局与内外城工巡局的内部机构。均沿五城理讼之例,掌审理诉讼案件。其中有关民事的重要案件须随到随结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改为内外城预审厅。
官名。渤海国官,殿中寺长官。
流外官名。唐置,属太子内坊,员额六人,秩流外五品,主序导宾客。
见“三司都理欠司”。
官名。元设于集贤院,员额一人,正八品,掌管档案及收发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