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中兵参军。
武官名。三国魏置,秩第五品,臣衢曾任此职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侍卫”。
海关海事部理船科与港务班的洋员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官名。渤海国左六司忠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郡门下吏名。见“州斋帅”。
公务员奖励方式之一。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规定:凡公务员连续任现职在五年以上,有三次考绩总分数均在八十分以上者,由铨叙部呈请考试院给予奖章。
官署名。明、清五城兵马指挥司之一。凡京城内外,划境为五,其东境属该司,掌巡捕盗贼,疏理街道及囚犯、火禁之事。明朝设指挥一人,正六品,副指挥四人,正七品,吏目一人。清沿置,设指挥、副指挥、吏目各一人,俱
文书名。清朝奏折之副本。始行于乾隆(1736—1795) 年间。初,臣工之奏折并无本人抄录之副本,只有军机处抄录者,称录副奏折。至是,和珅任领班军机大臣,遂传文各省,凡有折奏,除正折径送宫门外,必须同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急救受伤官兵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