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缉探总局

缉探总局

官署名。清末京师公安侦查机关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于巡警部设探访队。三十三年,于民政部设稽查缉捕局,宣统元年(1909),将缉捕探访归併为缉探总局。专司侦探、缉捕事宜并检阅各种报告、新闻。置总办一人,辖左、中、右三缉探中队。三年,缉探事务划归内、外城巡警总厅后撤。

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民政部设稽查缉捕局,下辖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局。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正月与探访队合并,定名为缉探总局,将原稽查缉捕局的五局改组为缉探中队、左队、右队。总局设总办一人,每队设官弁兵夫四十二人。专司侦探、缉捕之事,辅助地方进行秘密调查、访事,接管各项报告,检阅各种新闻等。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侦缉事务划归内、外城巡警总厅,缉探总局裁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捕盗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刑部置,掌治安之事。由刑部郎官领之。

  • 掌宝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掌之一,属尚工局。员二人,从九品。唐朝改正八品。属尚服局,为司宝、典宝之佐。协掌宝玺符契图籍之事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②金朝詹事院下置,员二人,从六品,掌奉宝。1、

  • 外朝

    相传周制天子诸侯皆有三朝: 外朝一; 内朝二: 燕朝、治朝,为国君听政之所。秦至汉初,中都官本无内外之分,丞相为百官之长,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。汉武帝为强化皇权,以侍中、常侍、给事中等近臣组成内朝,参

  • 国史馆监修

    官名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置,监修民国历史,由国务总理兼领,地位在馆长之上。参见“国史馆”。

  • 宰士

    宰相僚属的尊称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“今丞相宣请遣掾吏,以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,甚悖逆顺之理。”颜师古注:“谓丞相掾史为宰士者,言其宰相之属属官,而位为士也。”1、言其为官,而位为士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

  • 内阍史

    流外女官名。唐置,属内侍省宫闱局,员额二十人,掌承传诸门,出纳管钥。

  • 总统府军事顾问

   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。见“总统府军事处”。

  • 舰政局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见“舰政司”。

  • 藩台

    明清布政使别称。明清两朝布政使的别称,又称“藩司”、“方伯”,主管一省人事与财务。详见“布政使”条。

  • 太子家令寺丞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子家令寺官,置二人,从六品。唐朝沿置二人,从七品上,掌判寺事,凡食官、典仓、司藏三署出纳,皆刺于詹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