袄正
官名。唐置,见“萨宝府”。
官名。唐置,见“萨宝府”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。参见“行在六部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,为左龙署次官。
官署名。清初内务府所属机构。顺治十八年(1661),重立内务府,改惜薪司设。掌理宫庭缮修工程事务。设郎中三人,员外郎六人,无品级库掌十二人,八品催总一人,库守五十九人,分司其事。康熙十六年(1677)
秦汉公文术语,用以说明官吏的品行和能力。历来注家说法不一,或以为通晓法律令,无人能与之相比,或以为持法公正,不以己意私怨枉法。指执法公正,不以私枉法的官员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》:“凡郡国皆掌治民……秋冬
五代至北宋殿前司、侍卫司所统厢都指挥使省称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末刘备置。《三国志·刘封传》: “益州既定,以封为副军中郎将。”官名,三国蜀置,掌领兵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刘封传》:“益州既定,以封为副军中郎将。”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尚膳正”,为清朝内务府所属御茶、膳房之职官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宋代设置,属于武类科目,于真宗、仁宗时诏举之。
官名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(后25)置,任坚镡为此职,统兵出征。南朝梁武帝复置,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七班,拟厉锋将军等号; 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班阶稍提高,改拟猛烈将
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中校,掌理海军航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