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警巡院

警巡院

官署名。辽、金、元皆罢。设于都城内,管理民政。辽五京置使、副使。金诸京亦设,使正六品,下设副、判官。元大都城设左、右警巡院,隶大都路总管府,上都置警巡院,秩均正六品。设达鲁花赤、使、副使、判官。


官署名。金置诸京警巡院,掌平理狱讼、警察别(所)部等。其官有使一人,正六品,掌平理狱讼、警察别(所)部,总判院事;副使一人,从七品,掌警巡之事;判官二人,正九品,掌检稽失,签判院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京警巡院》。

元世祖至元六年置大都路左右警巡院,秩正六品,领民事及供需。设达鲁花赤各一员、使各一员、副使、判官各三员、典使各三员、司吏各二十五人。成宗大德九年,又置大都警巡院。掌治都城之南;其官有达鲁花赤一人、使一人、副使二人、判官二人、典史二人、司吏二十人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干太医局

    官名。北宋有管勾太医局,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。参见“管勾太医局”。

  • 奔命

    汉军勇士名。指经过选择挑出的精勇而闻命前奔的勇士。《后汉书·宋均传》:“后为谒者,会武陵蛮反,围武威将军刘尚,诏使均乘传发江夏奔命三千人往救之。”

  • 皇内司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,典宫内事。《吴光墓志》: “大魏熙平元年(516),岁在丙申,七月丙寅朔,十六日辛巳,皇内司终于天宫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六)。

  • 西面经略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地方军事机构,掌大和岭诸隘屯兵,控制边要。宣宗贞祐二年(1214) 四月,置于代州。设西面经略使领司事。经略司设立后,行元帅府辄分其兵,西京、太原、河东及州郡军马不从征调。同年八月,罢经略

  • 中书门下后省

    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八年(1085),改中书门下外省置。以左散骑常侍、左谏议大夫、左司谏、左正言、给事中、起居郎、符宝郎为门下后省;以右散骑常侍、右谏议大夫、右司谏、右正言、中书舍人、起居舍人为中书后省

  • 文籍院监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文籍院长官。

  • 千户

    官名。①金朝始置,为世袭军职。初专授予汉人降臣,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。蒙古成吉思汗建国后封功臣,又称千夫长,共九十五。元朝于各路设千户所,置为长官,隶属于万户,下领百户。以统兵之数分为上、中、下

  • 四辅

    君王之辅佐大臣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孔颖达疏引 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合称。平帝元始元年 (后1)置。位居三

  • 契丹、奚、汉、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、驻守东京,统领契丹、奚、汉、渤海四族人组成的一支军队。

  • 司蕃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主客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主客员外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