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贵人

贵人

①公卿大夫、达官显贵泛称。《吕氏春秋·重已》:“世之人主贵人。”高诱注:“贵人,谓公卿大夫也。”②后宫名号。始于东汉,位仅次皇后,金印紫绶,奉粟数十斛。晋武帝时为三夫人之一,低于夫人,位视三公。十六国成汉、后赵、后燕皆设。后赵员一人,位视列侯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重定三夫人,以贵人位比三司。宋明帝泰始三年(467)省。齐高帝建元元年(479)复置。梁沿置。北魏初无,至太武帝增置。隋朝时为内官之一,文帝仁寿二年(602)置三员,掌宫闱事务,炀帝时罢。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复置,位才人下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后,定后宫名位,列嫔之下,常在之上。无定额。


1、皇帝的妾,东汉置,地位仅次于皇后。正嫡称皇后,其次是贵人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及光武中兴,斫雕为朴,六宫称号,唯皇后,贵人。贵人金印紫绶,俸不过粟数十斛。又置美人、宫女、采女三等,并无爵秩,岁时赏赐充给而已。”其后,晋置,为三夫人之一,晋以后时置时省,隋文帝曾置三贵人,到清朝,虽置贵人,但位在嫔妃之下。

2、对高官显位的泛称。《汉书·灌夫传》:“将军,贵人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团练守捉副使

    使职名。唐肃宗至德、乾元(756—760)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后置,一人。

  • 普通部员

    官类名。辛亥革命后,中央各部中办理一般行政事务的部员,称为普通部员。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有参事、秘书长、秘书、佥事、主事、录事;北洋政府时期设参事(简任职)、秘书(荐任职)、佥事(荐任职)、主事(委任职)

  • 贡监

    监生名目。明朝专指各府、州、县儒学生员贡入国子监为监生者。分岁贡、选贡、恩贡、纳贡等。监生的名目之一。明清时以贡生资格入国子监肄业者,称为贡监。参见“贡生”。

  • 史佐

    指著作佐郎。南朝宋齐以来,置著作佐郎,参与修史,故又称史佐。《陈书·姚察传》:“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,复引为史佐。”

  • 协办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朝内阁之职官。乾隆四年(1739) 始设。时非额设,仅于大学士奉差在外或内廷行走时才临时另简大臣协理阁务。十三年定为满、汉各一人,秩从一品。由尚书、总督内特简补授,仍各带本职。职责为佐理大学士

  • 八部大夫

    官名合称。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 (399)置。分掌京城周围诸部,共同处理国家日常政务。官名,北魏置。拓跋珪定都平城后,部族南迁,住在平城及其周围,置八部大夫,每部一人。掌督部民,劝课农耕,改游牧为定居耕

  • 礼直官

    吏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太常寺置,其下又设副礼直官,掌有关细务。流外官名,宋置于太常礼院,掌礼仪之事。礼直官自补副礼直官后,六经大礼,出西头供奉官。

  • 春官侍郎

    官名。即礼部侍郎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礼部侍郎。参见“礼部侍郎”。官名。见“春官”。

  • 营士

    即汉五校尉营士。五校尉指屯骑、越骑、步兵、射声(各领士七百人)、长水(领士一千三百六十七人)。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“三公以国用不足,奏令吏人入钱谷,得为关内侯、虎贲羽林郎、五大夫、官府吏、缇骑、营士

  • 河泊所官

    官名。元始设建康等处三湖河泊所,有提领、大使、副使各一人;安庆等处、池州等处两河泊所各设大使、副使一人。元代河泊所官俱隶江淮等处财赋总管府,安庆一所又属扬州等处财赋提举司。明洪武十五年(公元1382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