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贵妃

贵妃

妃嫔封号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始置,位比相国。与贵嫔、贵人合为三夫人。后世多沿其名,然位之尊卑不同。齐初不设,至武帝永明(483—493) 中复置。陈亦设。均为三夫人之一。隋炀帝因置,与淑妃、德妃合为三夫人,正一品。唐朝与淑妃、德妃、贤妃为夫人,位仅次于皇后,正一品。掌佐皇后论妇礼,于内无所不统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中不置,后复。宋承唐制,位皇后之下,正一品。金朝位元妃之下,淑妃之上,亦正一品。明朝属妃嫔之最高封号,位仅次于皇后。洪武三年(1370)册孙氏为贵妃,授册,无宝。至宣宗立孙贵妃,始赐金宝。宪宗封万贵妃,加称皇贵妃。后万历妃郑氏、崇祯妃田氏,亦称皇贵妃,以示其尊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时定后官名位,贵妃列皇贵妃之下,妃之上。册封赐金册、金宝,出入用仪仗,使用宫女八人。


女官名。南朝刘宋孝武帝置,正一品,位比相国,次于皇后。《宋书·后妃传序》:“孝建三年,省夫人、修华、修容;置贵妃,位比相国;进贵嫔,位比丞相;贵人位比三司,以为三夫人。”其后,历代多沿置,至清末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京统军司

    即“东京都统军使司”。

  • 大都弓匠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隶武备寺,秩正五品,掌制造弓矢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下设双搭、成吉里、通州三弓局,各置大使、副使一员。

  • 上开府仪同大将军

    勋官名。北周武帝建德四年(575)置,位在开府仪同大将军上。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官,无具体职掌,九命。初任此职者加使持节、大都督、骠骑大将军、侍中,静帝大象元年(579)罢此制,唯任总管、刺史

  • 右奕蠡王

    官名。匈奴置。奕蠡为匈奴语音译,亦作谷蠡。由单于亲子弟担任,地位仅低于左、右贤王和左奕蠡王,而合称四角,有依次担任单于的可能。西汉时居西方,所统土地、人口多于其它地位较低的诸王。

  • 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设于世祖至元八年(1271),置司太原路,亦称太原按察司,设分司于西京。监治上都、兴和、德宁、净州、集宁、砂井、大同、太原、晋宁等路,设使、副使等。二十五年,移司于大同路,二

  • 匡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监察诸侯邦国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匡人,中士四人,史四人,徒八人”,“掌达法则,匡邦国,而观其慝,使无敢反侧,以听王命。”官名。周朝设此官,掌巡行邦国,宣告法令

  • 同判太常寺

    官名。宋初太常寺少卿为寄禄官,置同判太常寺为太常寺的副长官。元丰改制始以太常寺少卿为太常寺的副长官。

  • 五军营

    军事编制。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。永乐二十二年 (1424) 置。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,左、右哨,左、右掖。并以围子手、幼官、舍人、殚忠、效义诸营隶附。以勋臣二人提督,并设提督内臣一人。坐营官一人。下设把总

  • 侯氏

    即五等爵的侯爵。王莽以公氏作牧,侯氏作卒正,伯氏作连率,子氏作属令,男氏作属长,无爵者为尹。参看“侯”条。

  • 四川科

   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