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郡公

郡公

爵名。魏晋始置,初定为“”的一个等级,高于县公。其后各朝多置。晋武帝咸宁三年(277)定大、次、小王国制,规定郡公制如小国王。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(404)赐郡公国臣吏,自五十人至百人不等,北周时定食邑自一千户至八千户不等。北朝时并有开国郡公,指最初得爵者,以别于袭封子弟。隋唐定开国郡公,九等爵第四等,隋为从一品,唐改正二品,食邑二千户。宋朝定为十二等封爵中第五等,位在国公下,开国公上。金置,分正、从二品,食邑二千户,实封二百户。元朝为从二品,止用于封赠。


爵名。晋始置,称开国郡公,如小国王,大者食万户。见《晋书·职官·咸宁三年》。隋置九等爵,郡公居第四位,次于国王、郡王、国公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国王》。唐朝为九等爵的第四位,称开国郡公,食邑二千户,正二品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吏部·司封郎中》。其后历代相沿;明初有,后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总礼仪事

    官名。辽代设敌烈麻都司,掌管礼仪,其官有总礼仪事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敌烈麻都司》。官名。辽置,为敌烈麻都司的佐官。见“敌烈麻都司”。

  • 河南尹丞

    官名。东汉、三国魏、北魏置,为河南尹属官。汉秩六百石,魏七品。北魏亦称“河南郡丞”。参见该条。官名,东汉置,为河南尹之副,佐尹主京都、典兵禁,行县劝农桑、审囚徒,振救困乏等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河南尹

  • 左卫率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仁宗延祐六年(1319)六月,由羽林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立。统汉军万名,隶东宫詹事院下。置卫率使三员,副使二员,佥事二员。置营于武清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七年三月,

  • 中长秋令

    官名,皇后属官,掌皇后宫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詹事》。

  • 中师

    商代军队组织名, 为三师之一。卜辞有“丁酉贞, 王作三自, 右、中、左”(《粹》五九七片)的记载, 此条和同版其他卜辞是武乙、文丁时期之物。作是创立之意,自即师字。此时创立三个师, 按右、中、左编排,

  • 巡警部左右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末置,为巡警部的副长官,见“巡警部”。

  • 左选侍郎

    官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吏部设侍郎左选,若命他官兼掌,则称左选侍郎。参见“侍郎左选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吏部侍郎”。

  • 封君

    ①指有封邑的贵族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“封君皆低首仰给焉”。颜师古注: “受封邑者,谓公主及列侯之属也。”② 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,也称“封君”。参见“封典”、“封翁”条。(1) 爵位名。战国时代各

  • 夺官

   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规定, 司法官惩戒的第一种为夺官,指革去现任官秩,并予以褫职。

  • 上批

    参见“御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