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奏
吏职名。北宋元丰改制置,为尚书省左、右司属吏,员四人,掌校定尚书省都事以下功过及迁补等事。
吏职名。北宋元丰改制置,为尚书省左、右司属吏,员四人,掌校定尚书省都事以下功过及迁补等事。
敷亦作傅。《书·禹贡》:“过九江,至于敷浅原。”今地所在历来说法不一:一般多从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、《通典》说在今江西德安县南;南宋朱熹《九江彭蠡辨》认为即今江西庐山;清胡渭《禹贡锥指》谓指庐山前平原,约
官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)始置,为民部金部司次官。大业三年(607)省,后置承务郎行其职。唐复名员外郎,为户部金部司次官,从六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员外郎、司金员外郎,寻即复名。五代因之。
官名。掌屯田政令。西晋初置,为尚书省六曹尚书之一。位三品。武帝太康中改名田曹尚书。
今广西岑溪市东北上林、河三一带诸山。明清时为瑶族所居。
书名。别名《经传要略》。唐高重撰。四十卷。唐文宗好《左氏春秋》,命重分列国事,撰成是书。久佚。
又作剂貌辨、剧貌辨、昆辨。辨或作辩。战国时齐国人。田婴门客。为人多疵瑕,故门客多厌之,但仍得田婴厚遇。齐宣王立,不善田婴,婴遂辞而退居薛(今山东滕州东南)。他往说宣王,使婴复相齐。见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
官名。(1)掌管军政、军赋、马政的执政大臣。亦称大司马。相传商代已置,为天子五官之一。西周为三公之一。《周礼》列为六卿之一,为夏官。春秋战国沿置,位列卿。西汉所置称大司马。(2)春秋晋国置,掌军中司法
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军营之编制,即五营中之中营,亦称“中权亲军”或“中权营”。为五营之主,共大帅八人,较其他四营更为庞大。领军行进止,其余四营制将军各率其偏裨以从。
官署名。北齐改相府骑兵曹置。自北魏后期至东魏,大丞相、相国掌军国大政,相府诸曹成为实际上的行政中枢,其外兵曹、骑兵曹分掌全国兵马。天保元年(550)北齐代魏,罢相国府,原相府诸曹多并入尚书省,唯外兵、
又作耆童、卷章。相传为颛顼之子,颛顼娶胜坟氏子女禄,生老童;老童娶根水氏之女骄福,生重黎及吴回(《世本·帝系》)。或说为颛顼之孙,称之子(《史记·楚世家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