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仡佬族

仡佬族
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人口438192人(1990年)。主要分布在今贵州省务川、道真两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,并散居黔北、黔西和黔中南各地;此外亦有部分散居和杂居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、广西隆林县及四川古蔺县。其族源可追溯至魏晋时期,部分濮人与僚人融合所形成的族群。隋唐之际,此族群一部分演变发展为仡僚、葛僚。 宋以后称佶佬、佬、仡佬。 有语言,无文字。语言属汉藏语系,有分稿、阿欧、哈给、多罗四个方言。今已普遍通用汉语汉文。主要从事农业,耕作方式与生产水平基本同于当地汉族。以善冶炼、铸铁、纺织在历史上著称。炼砂提汞的技术世代相传,至今仍在民间沿用。清代,有多佣铁工、铸犁为业的,被称为打铁仡佬。妇女所织僚布、娘子布、铁笛布,精美耐用,负有盛名。有丰富多采的民间文学艺术。民歌体裁多种多样。还流行傩戏和地戏。建国后实行了社会改革,各项事业均获得发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慕容威

    695—756唐时吐谷浑王族。字神威。慕容宣彻子。娶则天后侄孙女。官至唐左领军卫大将军、长乐州游奕副使。

  • 铁册军

    明代用以监视、护卫公侯伯的军队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朱元璋赐公侯伯年老者还乡,命兵部置公侯伯屯戍百户,各设百户一人,给屯戍之印,赐以铁册。

  • 东台侍郎

    官名。即门下侍郎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黄门侍郎置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黄门侍郎,天宝元年(742)又改门下侍郎。

  • 直学士院

    官名。北宋太祖开宝二年(969)始置。以中书舍人及知制诰充任。其后,翰林学士阙,常以他官直学士院。南宋,以翰林学士官高多不除人,而以直学士院代行其职。

  • 三家诗

    《齐诗》、《鲁诗》、《韩诗》的合称。三家皆今文《诗经》传本。西汉同列于学官,置博士。《齐诗》亡于三国魏时,《鲁诗》亡于西晋,《韩诗》亡于南宋以后(今仅存《韩诗外传》)。清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、清陈乔

  • 两晋

    时代名。西晋和东晋的合称。

  • 黄蓬穽

    在今云南牟定县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引《滇志》:宋绍圣中,段氏臣高升泰专国政,命云南些么酋徙三百户于黄蓬穽。元初立黄蓬穽百户。至元十二年(1275)改为南宁县。寻省入定远县(今牟定县)为南宁乡。

  • 咸丰门

    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外城西面广济河上水门。靖康初,金人犯咸丰门,即此。

  • 永明

    南朝齐武帝年号(483—493)。凡十一年。

  • 选举不实

    罪名。汉代高级官吏有举荐他人为吏之责,如所举之人任职后与原举情况不符,则举主以选举不实论处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护西域骑都尉韩立子渊为执金吾,五年坐选举不实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