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均
唐滑州白马(今河南滑县)人。东都道士。曾任太史令。善历算推步之术。高祖召令修改历法时,上陈七事,于武德元年(618)造《戊寅元历》。采用定朔安排历日,首次施行二十余年(唐以前的历法均采用平朔,何承天、刘焯等人曾建议用定朔,均未能坚持施行)。后因贞观十九年(645)九月后连出四个大月,遂再行平朔法。
唐滑州白马(今河南滑县)人。东都道士。曾任太史令。善历算推步之术。高祖召令修改历法时,上陈七事,于武德元年(618)造《戊寅元历》。采用定朔安排历日,首次施行二十余年(唐以前的历法均采用平朔,何承天、刘焯等人曾建议用定朔,均未能坚持施行)。后因贞观十九年(645)九月后连出四个大月,遂再行平朔法。
?—前430战国时鲁国国君。公元前466年—前430年在位。名宁(一作曼)。鲁哀公之子。时三桓专鲁政,他如小侯,卑于三桓之家。
西汉置。治今山东莱阳市东。属琅邪郡。东汉属东莱郡。西晋以后属长广郡。北齐移治今山东平度市。隋仁寿元年(601),改为胶水县。
书名。北宋阎自若撰。一卷。记五代十国事。自序谓乾德中得自其父及舅氏闻见。与王溥《五代会要》所载颇有异同。已佚。
978—1032北宋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,字岩夫。吴越王钱俶子。历诸卫将军、恩州刺史,改东染院使,真拜封州刺史。其后知绛州,又迁永州团练使,改知成德军。仁宗即位,加检校司空。喜宾客,丰宴犒,家无余貲,
宫名。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。本秦林光宫(或说云阳宫),秦始皇二十七年(前220)改建为甘泉宫。汉武帝时扩建。《三辅黄图》卷二引《关辅记》:“林光宫,一曰甘泉宫,秦所造,在今池阳县西北甘泉山。宫以
即“田朌”。
唐定州安喜(今河北定州)人。初应制举,授管州录事参军。武德五年(622),侍中陈叔达荐其才堪史职,授右武卫录事参军,预修南朝梁、北魏等史。贞观初,为殿中侍御史。迁度支郎中,尝奏支度财物数千言,手不持本
唐北庭大都护府所属伊吾军的长官。景龙四年(710)置其军于伊州西北之甘露川,在今巴里坤之肋巴塘。辖兵三千,马三百。蒲类以东之各守捉、城镇驻兵归其节度。
?—944唐末五代沙陀部人,字德明,小字阿檀,初名檀。初为晋王李存勗骑将。后唐建立,以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,戍守瓦桥关。明宗时,历任妫、瀛、冀、易四州刺史。后晋时,为宣武军节度使。因与桑维翰不和,罢兵权
即“华严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