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律
唐时西域国名。有大、小勃律之分,大勃律亦称布露。在吐蕃西(今拉达克西南端与克什米尔交界处)。西与小勃律接。小勃律即今吉尔吉特。唐万岁通天时大勃律遣使通好,开元八年(720)封其首领为勃律王。后因吐蕃相逼,避居小勃律。开元初小勃律王没瑾忙入唐,“玄宗以儿子畜之”,以其地为绥远军。后吐蕃夺小勃律九城,唐军败之,复九城,封没瑾忙为小勃律王。没瑾忙及其子死后,其王苏失利复附吐蕃。天宝六载(747)高仙芝攻小勃律,执苏失利归京师,玄宗赦之,授右威卫将军。改其国号为归仁,置归仁军。
唐时西域国名。有大、小勃律之分,大勃律亦称布露。在吐蕃西(今拉达克西南端与克什米尔交界处)。西与小勃律接。小勃律即今吉尔吉特。唐万岁通天时大勃律遣使通好,开元八年(720)封其首领为勃律王。后因吐蕃相逼,避居小勃律。开元初小勃律王没瑾忙入唐,“玄宗以儿子畜之”,以其地为绥远军。后吐蕃夺小勃律九城,唐军败之,复九城,封没瑾忙为小勃律王。没瑾忙及其子死后,其王苏失利复附吐蕃。天宝六载(747)高仙芝攻小勃律,执苏失利归京师,玄宗赦之,授右威卫将军。改其国号为归仁,置归仁军。
书名。(1)清末邵之棠辑。一百零七卷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三月清政府下令举行经济特科考试,邵氏应时而取《皇朝经世文编》、《续编》、《三编》诸文别择、补辑,依经济八科之分科重为分部,而成此编。凡文教
官署名。清代工部制造库所属之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置,设首领太监一人,太监十人。掌每岁收挂门神、门对之事。乾清门以内及宁寿宫、慈宁宫等处由首领太监收挂。乾清门以外由部员带领匠役收挂。
爵位名。战国时秦国始置。为秦二十等爵之第二级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十八种·传食律》:“上造以下到官佐、史毋(无)爵者,及卜、史、司御、寺、府,(粝)米一斗,有采(菜)
1575—1636明定兴(今属河北)人,字伯顺。万历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坐事降级外调。泰昌改元,复原官。天启初,改兵部职方主事。累进员外郎、郎中。从孙承宗阅视关门,督师赞画,若左右手。告归。崇祯元年(1
1644—1711清安徽歙县人,字和卿。著名雕版艺人。所刻作品流丽工致,柔润有泽,刚劲婉约,典雅朴实。刻有《徽州府志》山水图十六幅,与黄方中合刻康熙《休宁县志》山水图十一幅等。
官名。西汉京兆尹属官,主帝王出巡时有关离宫别馆饮食起居事宜。西汉秩比千石,东汉减为六百石。
?—约376一作辟奚。十六国时吐谷浑王。叶延长子。东晋永和七年(351)左右继立。咸安元年(371)遣使向前秦朝贡,被苻坚封为安远将军、漒川侯。后其三兄弟专权,为部下长史西漒羌豪钟恶地所杀,忧死。
清末贵州东南苗族农民起义。道光二十七年(1847)石观保率众起事,进攻永绥。三十年后,黄平、台拱(今台江)、天柱等县苗民不断起义。咸丰元年(1851),高禾在台拱发动抗粮斗争。四年,斋教领袖杨元保、杨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于有兵诸郡别置,正五品。为都尉副贰,领兵,与郡之行政长官不相知。京辅所置从四品。
1684—1742清山东德州人,字天章,号蔚园。康熙武进士。雍正三年(1725)官南赣总兵。次年升浙江提督,寻调福建陆路提督。曾奏营规四款并建言整顿军政。八年疏请往准噶尔军前效力,授西路副将军。十年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