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同
北魏范阳涿县(今河北涿州)人,字叔伦。孝文帝时为北海王国常侍,除河南尹丞。孝明帝时转尚书左丞。曾纠察相州刺史奚康生度外征调案,及检校刊定勋簿。时京兆王元叉废胡太后,中山王元熙起兵于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乃奉叉命以持节就州杀熙。孝昌元年(525),胡太后再临朝,以其为叉党,除名。孝庄帝时,复本秩,除都官尚书。普泰初,屡迁侍中、仪同三司。
北魏范阳涿县(今河北涿州)人,字叔伦。孝文帝时为北海王国常侍,除河南尹丞。孝明帝时转尚书左丞。曾纠察相州刺史奚康生度外征调案,及检校刊定勋簿。时京兆王元叉废胡太后,中山王元熙起兵于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乃奉叉命以持节就州杀熙。孝昌元年(525),胡太后再临朝,以其为叉党,除名。孝庄帝时,复本秩,除都官尚书。普泰初,屡迁侍中、仪同三司。
见“丝料”。
见“押队”。
战国时楚国人。墨子再传弟子。好勇。闻墨者非斗,带剑危冠,往见墨翟弟子胡非子。迫其对“好勇”与“非斗”作出评述,“无说则死”。后被胡非子以“五勇”(猎徒、渔人、陶缶、五刑、君子等五勇)之说折服。遂解长剑
挑亦作桃。建筑构件。源自清工部《工程做法》,宋《营造法式》称之为乳栿。大式建筑檐柱柱头科斗栱上与金柱之间安装的梁,一端在柱头斗栱上,梁头做成复杂的挑尖形式,另一端插入金柱。回廊侧面之挑尖梁名顺挑尖梁。
辽契丹部名。太祖天赞元年(922)析迭剌部为五院、六院两部。部置夷离堇。太宗会同元年(938),夷离堇改称大王。五院部原有大蔑孤、小蔑孤两石烈。会同二年增置瓯昆、乙习本两石烈,居乌古之地。
元人。唐兀氏。父秃儿赤事宪宗。年少入宿卫,客居于阗宗王阿鲁忽之所,助世祖使者薛彻干等脱归。随不花帖木儿征于阗,命权充枢密院客省使。又从世祖征宗王乃颜之叛,平诸王哈鲁、驸马秃绵答儿等叛,屡胜,世祖嘉其功
南宋华亭(今上海松江西)人,又名朱刚。与沈子蕃同以缂织技艺著称。擅画,结合缂织技艺与绘画艺术发明缂织画。题材悉取院体绘画,配色丰富典雅,层次分明协调,充分体现原作神韵风采。所作人物、树石、花鸟,精巧绝
官名。一说为众官之长。相当冢宰。《管子·问》:“五官有度制,官都其有常断。”尹知章注:“官都,谓总摄诸司者也。五官既各有制度,官都复自有常断。”郭沫若集校:“此官都与五官同列,当为中央之官都”,“在中
见“柳中”。
刳一作郀。春秋晋地。在今山西临猗县西。《左传》文公七年(前620):晋“败秦师于令狐,至于刳首”,即此。一说春秋秦地,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。按《古文苑》东汉卫敬侯碑阴文云:“城惟解梁,地即刳首”。解梁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