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绾
?—前131
西汉代郡大陵(今山西文水东北)人。文帝时以戏车为郎,迁中郎将。景帝时为河间王太傅,以击吴楚七国叛乱有功,任中尉,封建陵侯。后历任太子太傅、御史大夫、丞相。武帝初即位,诏百官举贤良方正,乃奏称:“所举贤良,或治申、商、韩非、苏秦、张仪之言,乱国政,请皆罢。”为武帝所采纳。后因失职,坐法免。
西汉代郡大陵(今山西文水东北)人。文帝时以戏车为郎,迁中郎将。景帝时为河间王太傅,以击吴楚七国叛乱有功,任中尉,封建陵侯。后历任太子太傅、御史大夫、丞相。武帝初即位,诏百官举贤良方正,乃奏称:“所举贤良,或治申、商、韩非、苏秦、张仪之言,乱国政,请皆罢。”为武帝所采纳。后因失职,坐法免。
突厥语音译。汉译狄银、的斤、惕隐等,唐宋史书误为特勒。突厥、回纥等汗国官名。多由可汗子弟担任。地位次于叶护和设,只统部落,不领兵马。
官名。始见于辽,设于行军都统所。金代初年,大将主方面之任,朝廷往往派官为监战督战。金代后期,金都迁汴(今河南开封),近侍之权甚重,既委以指挥权于统帅,又差一奉御官在军中,号为监战,将帅每临机应变,常受
官署名。又称东京统军司。辽代置,北面官。统领开、保、湖、宁、衍、连等州及顺化、来远等城兵马。
官名。南朝宋东宫侍从文官。
书名。清末张德彝撰。四卷。同治五年(1866),张氏以同文馆学生身份,随赫德和斌椿出游欧洲,是编即此行日记。起同治四年,迄五年九月。历印度、埃及、法国、英国、比利时、荷兰、丹麦、瑞典、俄国、普鲁士等欧
见“曹官”。
1252—1324南宋吉州安福(今属江西)人,初名应梅,字鼎翁,号梅边。咸淳间补太学生。元军陷临安(今浙江杭州),他倾家资助文天祥起兵抗元,留置幕府。旋以母病归里。天祥被俘,他作生祭文勉其必死,以全大
即“松乡文集”。
明代贫苦市民贸易之集市。如北京城设在正阳桥,每于日偏西时开市。
宋严州遂安(今浙江淳安西南)人。明教首领。绍兴三年(1133),衢州开化(今属浙江)人余五婆因聚众传教,遭官府追捕,被他藏匿。官兵追至,他与五婆等率教徒于白马源起义。知严州颜为遣王宏率兵镇压,他受招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