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以秦之高邮亭置,故名。治今江苏高邮市。属广陵国,东汉属广陵郡。三国废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复置。南朝梁、陈为神农郡治。隋大业中迁治高邮县西北樊良镇(今淹入高邮湖中)。唐永徽元年(650)复还旧治
?—350十六国时太原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。胡族。后赵将领。建武二年(336)以将军率骑击辽西鲜卑段辽,败之于密云。四年为辽伏兵所袭,兵士死者大半。十二年以凉州刺史西击前凉张重华,次年败其护军曹权、张
官名。明代军制,大同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,称此号。
官名合称。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(229)置,即左辅都尉、右弼都尉、辅正都尉、翼正都尉,掌辅弼太子。
西晋沛国(治今安徽濉溪西北)人,字伯伦。与阮籍、嵇康相遇而交,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崇尚老庄,主张宇宙为小,万物齐同,生死亦无差别。以酣饮为乐,蔑视儒家礼法。曾为建威参军,因以“无为之化”对答朝廷策问,
见“大宛”。
唐代龟兹、焉耆等国自铸的货币。贞观初,玄奘西行求法,记载龟兹、焉耆用金钱、银钱、小铜钱。今新疆库车、和田一带有出土,圆边方孔,形制小,受中原货币的影响,颇类晋、南朝宋时代小五铢,约流行于七至十世纪。
留又作溜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)置。以境内留水得名。治今广西武宣县西南。汉属郁林郡。西晋废。后复置。南朝宋为桂林郡治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并入桂林县。
1816—1837清康区理塘(今四川理塘)人。藏族。道光二年(1822),经金瓶掣签认定后,迎入布达拉宫坐床,拜班禅七世为师。十七年暴卒于布达拉宫。
金女真部落姓氏。部人居上京路牙塔懒(今地不详)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