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县
①战国秦置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附近,秦国都此。汉王元年(前206)改为新城县,旋废。武帝复置,改为渭城县。②隋开皇九年(589)以泾阳县改名。治今陕西泾阳县。属雍州。十一年移治今咸阳市东北。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初复置。仍属雍州。开元元年(713)属京兆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)移治今咸阳市。明清皆属西安府。
①战国秦置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附近,秦国都此。汉王元年(前206)改为新城县,旋废。武帝复置,改为渭城县。②隋开皇九年(589)以泾阳县改名。治今陕西泾阳县。属雍州。十一年移治今咸阳市东北。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初复置。仍属雍州。开元元年(713)属京兆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)移治今咸阳市。明清皆属西安府。
《书·尧典》:“申命羲叔,宅南交。”宋蔡沈《传》:“南交,即南方交趾之地。”
种(種)春秋时楚国郢城(今湖北荆州纪南城)人,字少禽(一作子禽)。曾任楚宛(今河南南阳)令。与范蠡入越,共事越王勾践,任大夫。越王勾践三年(前494),越被吴击破,退守会稽(今浙江绍兴),越王勾践用其
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南,直秦淮河口。东晋咸和三年(328),苏峻据建康,陶侃率舟师讨之,屯兵于此。义熙六年(410)卢循兵泊蔡洲,刘裕在此筑垒屯守。
444—492南朝齐高帝次子。字宣俨。起家宋太学博士。荆州刺史沈攸之乱平,以常侍出镇江州,继镇荆州。在州宽刑减役,更定税格。又禁市调、苗籍,令二千石长官不得与人为市,蠲除升明二年(478)以前逋负。甚
唐方镇名。至德二载(757)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为剑南东川节度使,简称东川节度使,治梓州(治今四川三台县),领梓、遂、绵、剑、龙、阆、普、陵、泸、荣、资、简十二州。乾元二年(759)增领昌、渝、合三州。
①(?—346)十六国时人。成玉恒四年(338),李寿率军自涪城袭成都,任先锋。寿废李期后,劝寿称藩于晋,寿不从而称帝。受封为西夷校尉,倚为爪牙。成汉汉兴二年(339),任镇东大将军,攻巴东晋守将劳杨
1824—1901清江西南丰人,字慈民,晚号钝叟。咸丰举人。幼从父读书京师,曾就学于曾国藩。以官内阁中书,充国史馆、方略馆校对。归里后主持徐州云龙书院,旋改主海州敦善书院、清江崇实书院,先后凡三十余年
又称万安桥。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。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。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(1053),嘉祐四年(1059)十二月竣工,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。《万安桥记》云:“酾水为四十七道(桥孔),梁空以行,其长三
①秦离宫台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诸庙及章台、上林皆在渭南。”②汉长安街名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时罢朝会,过走马章台街。”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在长安中。”又引臣瓒曰:“在章台下街也。”
1405—1439明宗室。仁宗第三子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封越王。未就藩,宣宗赐以昌平庄田。卒谥靖。无子,封国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