喻汝砺
宋陵井监仁寿(今属四川)人,字迪孺。崇宁进士。官祠部员外郎。靖康二年(1127),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,扪其膝谓:“不能为贼臣屈!”遂挂冠去,自号“扪膝居士”。高宗即位,自京师趋行在,复为郎,因论迁都之害,为李纲所重,除四川抚谕官,督输四川漕计、羡缗及常平钱物。建炎二年(1128),刷川纲金帛八百余万缗,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。绍兴五年(1135),知普州,十年,直秘阁、知遂宁府。
宋陵井监仁寿(今属四川)人,字迪孺。崇宁进士。官祠部员外郎。靖康二年(1127),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,扪其膝谓:“不能为贼臣屈!”遂挂冠去,自号“扪膝居士”。高宗即位,自京师趋行在,复为郎,因论迁都之害,为李纲所重,除四川抚谕官,督输四川漕计、羡缗及常平钱物。建炎二年(1128),刷川纲金帛八百余万缗,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。绍兴五年(1135),知普州,十年,直秘阁、知遂宁府。
妃嫔称号。三国魏始置。西晋武帝时沿置,位次美人,爵视千石以下。南朝宋初省,泰始元年(465)复置。南朝齐建元三年(481)又以才人为太子宫三内职之一,位比驸马都尉。梁、陈皆置,与美人、良人合称三职。北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;一说即今闻喜县东北三十五里大马村古城。《左传》僖公三十一年(前629):“晋蒐于清原,作五军以御狄”,即此。一名“清”。《左传》宣公十三年(前596):“赤狄伐晋,及清”
明朝廷藏书目录。杨士奇等编定。不分卷。元朝灭亡,大将军徐达收元廷所藏图书送南京。成祖时又派礼部尚书郑赐四出购求。永乐十九年(1421)迁都,书亦运至北京,收贮于左顺门北廊。正统六年(1441)移于文渊
战国时齐人。稷下学士。好谋划,善辞令,不肯仕宦。幼时曾折服著名辩士田巴。周赧王五十六年(前259),秦军围赵都邯郸。魏使新垣衍力促赵尊秦昭王为帝,以换取退兵。因他劝阻而止。秦兵退,让封辞金,认为天下之
指段祺瑞、冯国璋、王士珍三人,皆系袁世凯北洋军重要干将。被称为袁世凯的“龙、虎、狗”。
清宗室。嘉庆帝曾孙。惇亲王奕恺第三子。初封三等辅国将军,再进封不入八分辅国公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义和团运动兴起时,力主“招抚”和利用义和团。五月,清廷派载勋、刚毅“统率”京津义和团,他以署右翼总
商代方国(见殷墟甲骨文)。武丁时期卜辞有:“王占曰,吉,哉。之日允哉哉方,十月。”(《殷墟文字缀合》一百十八片)“哉哉方”意为伐哉方。哉方故地即春秋时期之戴国,在今河南兰考、民权、杞县一带。
即“合生”。
362—396即司马曜。东晋皇帝。公元372—396年在位。字昌明。简文帝第三子。初封会稽王,咸安二年(372)立为皇太子。简文帝死,即皇帝位。次年改元宁康。桓温死,褚太后复摄政。以王彪之为尚书令,谢
*十二次名称之一。配十二辰为丑。包括斗、牛二宿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星纪,斗牵牛也。”郭璞注:“牵牛,斗者,日月五星之所终始,故谓之星纪。”即古人以星纪历,把日月五星会于斗、牵牛之分时作为历法开端,因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