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思州,元设思州军民宣抚司、宣慰司。治龙泉坪(今贵州凤冈县),明玉珍时移治今贵州岑巩县。永乐十一年(1413)改为思州府。
即“陆浑之戎”。
一种简单的风向器。至迟在西汉已使用。将帛条、羽毛等较轻物质系在长竿上端,通过随风飘动的帛条、羽毛等的方向以定风向。以五两重的羽毛制成的綄,又称“五两”。据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记载:以伣(为“綄”之误)测
又名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。土司名。明洪武中置,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归附清政府。长官杨姓,治今贵州锦屏县西南,管平寨、贡寨等二十四寨。居民有侗族、苗族。
?—322晋丹阳(治今江苏南京)人,祖籍巴郡临江(今重庆忠县),字季思。吴名将甘宁曾孙。为郡主簿,察孝廉,州举秀才,为吴王常侍。镇压石冰之乱,赐爵都亭侯。值永嘉之乱,弃官归,与陈敏起兵叛,寻从顾荣共灭
?—1367元江陵(今湖北荆州)人。乐工出身。元末农民战争爆发,参加天完红巾军。 至正十八年(1358)以后,受陈友谅命,攻取临江、吉安、赣州。以参知政事守赣州,兼统吉安、南安、南雄、韶州诸路。久而势
书名。清管干贞撰。三十六卷。依《明史》删改而成,其体裁一律称志。如本纪删为《帝系志》,《后妃传》删为《宫闱志》,《开国志》为删取开国诸臣传而成,《儒林志》、《循吏志》、《文苑志》为删取《儒林传》、《循
本五代南汉雄州,北宋开宝四年(971)以河北路有雄州改名。治浈昌县(天圣初改为保昌县,今广东南雄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、始兴二市、县地。属广南东路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路,明洪武元年(136
官名。晋代置,左、右卫将军下属三部司马之一,掌殿中宿卫,领禁兵。下领督史。
战国时人。生平不详。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田明辜射”,称他乃世之贤良有道之士,无辜而被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