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役
古代服差役、徭役的人。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凡征役之施舍,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,乃颁此法于六乡之大夫。”贾公彦疏:“役谓徭役。”后代遂将为官府出差役之人称夫役。如宋代的工役、差夫、急夫,皆称夫役。宋代以厢兵等担负民夫部分夫役,但民夫从事运输、修河等的人数仍然很多。宋哲宗时,每年春治河,须调发十万民夫,谓之春夫。非常时紧急调发民夫,谓之急夫。在军情紧急、运输繁忙之际,甚至强征妇女服夫役。
古代服差役、徭役的人。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凡征役之施舍,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,乃颁此法于六乡之大夫。”贾公彦疏:“役谓徭役。”后代遂将为官府出差役之人称夫役。如宋代的工役、差夫、急夫,皆称夫役。宋代以厢兵等担负民夫部分夫役,但民夫从事运输、修河等的人数仍然很多。宋哲宗时,每年春治河,须调发十万民夫,谓之春夫。非常时紧急调发民夫,谓之急夫。在军情紧急、运输繁忙之际,甚至强征妇女服夫役。
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规定,行销河东池盐、引盐的陕西、山西、河南三省盐课额四十八万余两,均摊于三省引地一百七十二厅州县属地丁项下,摊征之课额,各解本省藩库,虽遇蠲免地丁之年,亦不得蠲免。
地名。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。清代傣族土目辖地。属顺宁府。光绪十七年(1891)勐允与勐角、勐董发生纠纷,清政府派员调解。土目罕荣高以服从调解,被授土千总,管理勐角、勐董两地,准其世袭。
战国秦邑。在今四川邛崃。以产盐铁著名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秦破赵,迁卓氏,“致之临邛,……即铁山鼓铸。……富至僮千人”。即此。秦置县。
即“豳”。
即“安济桥”。
地名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。楚汉之际,为项羽驻军并与刘邦会宴处,故当地又称为项王营。
?—920五代后梁陈州(治今河南淮阳)人。宣传明教,声称“佛是大乘,我法乃上上乘”,信奉者渐众。贞明六年(920),组织起义,渐及千人,长吏不能治。后梁累发州兵讨捕,均为其所败,陈、颍、蔡三州悉为占领
西汉置。治今云南曲靖市西。属益州郡。三国蜀汉时,为建宁郡治。乃南中地区的政治、军事中心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忠传》:降都督张翼常驻平夷县,马忠为都督后,“乃移治味县,处民夷之间”。西晋至
军职名。北宋时,军队作战或教阅,编排队列,临时设押队。神宗时行将兵法和结队法,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名,也称押队,地位仅次于正将、副将。北宋末至南宋,押队作为队的头领之一,战斗时引领全队作战。
751—814唐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字东野。少隐居嵩山。贞元时,年近五十始登进士。曾任溧阳尉、协律郎、河南水陆转运判官、兴元军参谋等。酷爱吟诗,吏事多废。一生穷困潦倒,不苟同流俗,时人称为寒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