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老
①亦称宗人。管理宗事、主持礼乐的家臣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,飨其宗老,而为赋《绿衣》之三章。”韦昭注:“家臣称老。宗,宗人,主礼乐者也。”②同族中有地位的老人。《南史·萧琛传》:“(梁武帝)每呼琛为宗老,琛亦奉陈昔恩。”
①亦称宗人。管理宗事、主持礼乐的家臣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,飨其宗老,而为赋《绿衣》之三章。”韦昭注:“家臣称老。宗,宗人,主礼乐者也。”②同族中有地位的老人。《南史·萧琛传》:“(梁武帝)每呼琛为宗老,琛亦奉陈昔恩。”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梁肇敏等人捐资创设于广州。分大学、小学两制。小学分四班。大学授修身、国文、地理、宗教、政治、格致、算学、英文、日文、体操等科。小学习修身、国文、地理、英文等诸课。学生
官名。北宋政和三年(1113),改宣德郎置,为从八品文臣寄禄阶官。
春秋杞邑,后为莒地。在今山东诸城市西。《春秋》宣公十五年(前594):“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”,即此。《公羊传》作“牟娄”。
升(昇)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民的抗英组织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夏,举人李芳(曾任阳江县训导)等联合广州城西北郊的石井、怀清等十几个旧有社学而成。后有八十余乡加入,团练自卫,抗击英军侵略。在籍内阁中
唐贞观八年(634)改临州置。“以地边巴徼,意怀忠信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治临江县(今忠县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丰都、垫江、石柱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南宾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忠州。宋属夔
见“伴”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始置,初属北京苑马寺,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。掌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设监正一人,正九品;监副一人,从九品;录事一人。下辖辽阳、龙山、万安、蕃昌四苑,苑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掌
官名。东汉中平五年(188)置,西园八校尉之一,是统领禁军的主要将领。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之。后董卓以其兄子董璜任此职。
书名。宋李纲撰。三卷。自宣和七年(1125)冬,至靖康二年(1127)春,金军两次南下,纲力主战守,反致罢斥。乃取所藏自钦宗即位以来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,编而次之,并叙其本末大概,以成此书。前有自序。
?—1372明浙江龙泉人,章溢之子。元末从父投归朱元璋,以处州翼元帅副使守浦城。后从李文忠入闽,又从冯胜北征,积功授处州卫指挥副使。洪武三年(1370)从徐达西征,留守兴元,进左卫指挥同知。五年从汤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