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宰官中散

宰官中散

官名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始见此官,典宰官尚书宰官曹,主文或奏事,职似给事中,在内廷分典;或分至尚书曹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改制后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库

    官名。(1)宋置为吏职。服法物库及鞍辔库均置,各若干名,掌本库细务。(2)明置为内官。内府甲字、乙字、丙字、丁字、戊字、承运、广盈、广惠、广积、赃罚各设一员,由低级宦官充任。有关防曰某字库关防,篆文一

  • 琢器

    陶瓷术语。专指形状较复杂不能完全依靠陶车制成的瓷器,如瓶、罐、缸、钵等。

  • 借紫

    唐代官员章服皆依散官品秩而定,三品以上服紫,佩金鱼袋。玄宗开元三年(715),驸马都尉从五品,准著紫佩金鱼。其后,按察使等散官未及三品者,亦听著紫佩金鱼,谓之借紫。宋代沿用此制。

  • 洭水

    一作汇水(《史记·南越尉佗列传》、《汉书·地理志》),也作湟水、桂水(《汉书·南越传》)。《水经·洭水》:“洭水出桂阳县卢聚,东南过含洭县,南出洭浦关为桂水。”郦道元注:“《山海经》谓之湟水。徐广曰:

  • 王延寿

    东汉南郡宜城(今属湖北)人,字文考,一字子山。王逸子。少游山东曲阜,后渡湘水溺死,年仅二十余岁。作有《鲁灵光殿赋》,为蔡邕所称,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等,可考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。原有集,已失传。

  • 侯官严氏丛刻

    书名。清末熊元锷(季廉)编。四册。收录严复译著共五篇,反映了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作者的变法思想。有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南昌读有用书斋校印本。

  • 史料学

    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科学,历史学辅助学科之一。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主要任务是: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,从事史料收集(包括辑佚、补遗、缀合)、分类和运用;校勘、考订、鉴定史料真伪,确定史料绝对年代和相对年

  • 都吏

    官名。(1)汉代郡府属吏。主监察,性质同督邮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二千石遣都吏循行,不称者督之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律说,都吏今督邮是也。”(2)清代各部院衙门属吏。分办具体事务。又称经承。

  • 冶父

    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荆州市东南。《左传》桓公十三年(前699):楚屈瑕伐罗,为罗与卢戎两军所败,“莫敖缢于荒谷(在今荆州东),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”,即此。

  • 形而上

    指无形体的东西。与“形而下”相对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认为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,是无形的,称为“道”;具体事物是有形的,称为“器”。唐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提出:“形而下者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