帅都督
官名。(1)西魏大统初置,北周天和五年(570)省,建德二年(573)复置。多授各地豪望,以统乡兵。刺史、镇将等亦多加此号。(2)府兵组织“旅”之长官。由子都督、都督迁此,再转为大都督。北周为正七命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名旅帅。(3)北周始为勋官号,正七命。隋为十一等勋官之第九等,从六品上,位仪同三司、大都督下,都督上。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初杂用隋制,咸亨五年(674)以其比云骑尉,为正七品上阶勋官。(4)隋代骅骝牧及二十四军马牧、驴骡牧、苑川十二马牧,每牧皆置,一至二人。
官名。(1)西魏大统初置,北周天和五年(570)省,建德二年(573)复置。多授各地豪望,以统乡兵。刺史、镇将等亦多加此号。(2)府兵组织“旅”之长官。由子都督、都督迁此,再转为大都督。北周为正七命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名旅帅。(3)北周始为勋官号,正七命。隋为十一等勋官之第九等,从六品上,位仪同三司、大都督下,都督上。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初杂用隋制,咸亨五年(674)以其比云骑尉,为正七品上阶勋官。(4)隋代骅骝牧及二十四军马牧、驴骡牧、苑川十二马牧,每牧皆置,一至二人。
西汉置。治今河南确山县西南。属汝南郡。北魏改置安昌县。
清安徽歙县人,字六吉。致力于医学研究之著述。乾隆时官太医院判,供奉内廷。乾隆中纂修《医宗金鉴》,为总修官。其中伤寒、金匮、正骨为其所撰。还著有《订正伤寒论注》、《订正金匮要略注》。
算学术语。刘徽注《九章算术》说:“物之数量,不可悉全,必以分言之。”分数的产生首先来自于用度、量、衡单位度量某物所产生的奇零。《考工记》、《管子》等先秦典籍中已出现大量分数。《考工记》“轮人为盖”节说
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置,隶户部左曹。掌州县户口升降、民间立户分财、科差人丁、典卖屋业、陈告户绝及索取妻男诉讼等。
①东晋、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,一直沿用到初唐、盛唐。②唐都长安,自显庆二年(657)建洛阳为东京,因称长安为西京。至德二载(757)建凤翔为西京,改称长安为中京。上元二年(761)复称西京。③渤海
官名。清初,于各省布政使司置参议,分驻一定地区,为分守道,理粮谷。以其原职官秩分别系布政使参议衔,凡由科、道官补授道员者,即称为参议道,秩从四品。乾隆十八年(1753),废布政司参议衔,参议道之称即停
1817—1895清湖南新化人,字子代,号藏园。咸丰举人。以大挑任知县。同治七年(1868)曾国藩督直隶,奏调署深州,后补滦州知州。十一年擢永平府知府,惩处酷吏,并疏请允民贩盐以资衣食。光绪十一年(1
?—前203秦末单父(今山东单县)人。汉高祖皇后吕雉父,名佚。因避仇家,移居沛县,结识刘邦,以女妻之。汉高帝元年(前206)封临泗侯,四年卒。高后元年(前187)追尊吕宣王。
①记录之簿册。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后帝徙南宫,阅录故事,得赐所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,乃感悟。”李贤注:“所注之籍录。”亦指登记入册。②东晋、南朝户籍正文外之注文。东晋初,侨人户籍称白籍。土断后易为黄
545—?隋唐时许州扶沟(今属河南)人。名医甄权弟。武德时,任太常丞。精本草学,善治寄生虫病。著有《本草音义》、《本草药性》、《古今录验方》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