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班
清制,蒙古各王公首领及回部伯克、四川土司、蒙藏喇嘛等,各按人数多寡编定若干班次,每年各以一班于年节时轮流入京朝觐,称“年班”。始于顺治五年(1648),至乾隆时典制俱备。凡该班来朝者,除各按品秩供给路费、廪饩及赏赉外,例与内地王公等一体朝会宴飨,并于除夕至元宵前后赐御宴数次,典礼极为隆重。
清制,蒙古各王公首领及回部伯克、四川土司、蒙藏喇嘛等,各按人数多寡编定若干班次,每年各以一班于年节时轮流入京朝觐,称“年班”。始于顺治五年(1648),至乾隆时典制俱备。凡该班来朝者,除各按品秩供给路费、廪饩及赏赉外,例与内地王公等一体朝会宴飨,并于除夕至元宵前后赐御宴数次,典礼极为隆重。
即“托忒文”。
书名。东汉王符撰。十卷,三十六篇。据《后汉书》本传,作者出身“庶孽”,终身不仕,隐居著述,不欲彰显其名,故名《潜夫论》。认为万物出于“元气”,谓“上古之世,太素之时,元气窈冥,未有形兆,万精合并,混而
杂志名。中国留日铁路学生保路团体中国铁路研究会会刊。清宣统二年六月十四日(1910.7.20)发刊于东京。双月刊。杨日新主编。以“研究铁路制度,讨论铁路学术,启发中国铁路知识,讨论中国铁路利弊,联络同
明湖广孝感(今属湖北)人,字启味。万历进士。授知州,历任平阳知府、陕西参政、太仆少卿等。天启时以杨涟姻亲遭魏忠贤忌,削职归。崇祯十五年(1642)任户部尚书。次年致仕。著有《平阳府志》。
①使职名。唐开元二十年(732)诸道方镇置为监军使院长官,以宦官充任,一般任三年,掌“监视刑赏,奏察违谬”,属有副使、判官、小使等,并掌握部分军队。各支郡镇兵,别有品秩较低宦官监临。平时出征,偏将所领
明代指常刑之外的各种酷刑。明律规定,五刑之加于人体者,只笞、杖而已。而法外用刑又有械、镣、棍、桚、夹棍等。天启时,魏忠贤拷讯杨涟、左光斗等,即用全刑。
①主要将领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张纮传》:“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,三军之所系命也。”②太平天国官名。初期官阶甚高,设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五军主将。清咸丰九年(1859)又加设靖东、平西、定南、征北四方主将。
曼一作蔓。战国时巴国将军。因国乱求救于楚,许酬以三城。楚既救巴,遣使求城,他不许,请持其头往谢楚,乃自刎。楚王以上卿礼葬其首,巴国以卿礼葬其身。事见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。
位于云南省云县。为木撑架桥与伸臂梁桥结合之作,伸臂梁自两岸重叠挑出,中搁八字撑架支撑的悬孔,结构巧妙。全桥净跨13.2米,悬孔长11.7米,桥宽2.15米,桥上架屋,施以彩绘雕刻装饰,故俗称花桥。
415—493南朝齐北兰陵兰陵(今山东苍山西南)人。宋世土断,改属东平(今江苏淮阴)。宋末累官至司州刺史。齐建元二年(480),以军主、假节,助豫州刺史垣崇祖抗击魏军于寿春(今安徽寿县),杀伤数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