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北宋庆历七年(1047),避真宗谥号,改文明殿学士置。八年,丁度罢参知政事,遂加此职。旋以御史言紫宸不可为官称,改为观文殿学士。
科举考试用语。清制,殿试阅卷不同于乡、会试分房阅卷,而是由皇帝亲派读卷大臣在一起审阅,读卷大臣不论多少,都要将试卷轮流遍阅,时称“转桌”。
晋改阳阿县置。治今山西左权县。属乐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并入乡县。孝昌二年(526)复置,改为辽阳县。
书名。清龚炜撰。八卷。书成于乾隆年间。有乾隆三十年(1765)蓼怀阁家刻本。主要记载清初史实、贪吏之虐、吴中风俗、掌故、园林及其读书心得。体例以时间为序,起自康熙末年,止于乾隆二十八年前后,提供了经济
?—706唐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武后时上书,自布衣为监察御史。每审理案件,颇称武后旨意。长寿中,擢给事中、御史中丞。万岁通天元年(696)为河北道按察使。时夏官郎中侯味虚谎报敌情,藁城尉吴泽作恶
初为春秋、战国时期对宰辅大臣的尊称。后渐成为官称,多作相邦(一说本名相邦,至西汉因避高帝刘邦名讳改相国)。居宰辅之位,为百官之长,与丞相略同而位稍尊。秦代唯置丞相。西汉承秦制置丞相为国务长官。高帝、惠
1654—1722即爱新觉罗·玄烨。清代皇帝。1661—1722年在位。号体元主人。世祖第三子。八岁时继位,年号康熙,由索尼、鳌拜等四大臣辅政。康熙六年(1667)亲政,然鳌拜仍擅权。八年计擒鳌拜,革
春秋时楚国从都邑征召的亲军武士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。”杨伯峻注:“‘都君子’为亲军之称号征发自都邑者。”
梵文Nirvana的音译,旧译“泥洹”,意译“灭度”。或称“般涅槃”(梵文Parinirvana),意译“入灭”、“圆寂”。佛教名词。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。小乘佛教以“灰身泯智”,即以自我灭绝为“涅槃”
官办企业。清光绪四年(1878)由陕甘总督左宗棠倡办,总兵赖长主持局务。机器购自德国,技师也聘自德国。开办费二十万两银从甘肃善后局拨给。六年正式开工。有洗毛机三台,纱锭一千零八十枚,毛织机二十台,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