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仁愿
唐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北)人,本名仁亶,避睿宗(李亶)讳改今名。有文武才。武则天时,以检校幽州都督邀击突厥兵。神龙二年(706),为左屯卫大将军,兼检校洛州长史。景龙二年(708),任朔方军总管,在黄河北岸建造三受降城,北拓地三百余里,置烽候一千八百所,以御突厥。建城时,不置壅门及备守之具。或问之,对曰:“兵贵进取,不利退守。寇至,当并力出战,回首望城者,犹应斩之,安用守备,生其退恧之心也!”其为将,号令严,赏罚明,将吏信服。后人为立祠受降城,出师必祭之。
唐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北)人,本名仁亶,避睿宗(李亶)讳改今名。有文武才。武则天时,以检校幽州都督邀击突厥兵。神龙二年(706),为左屯卫大将军,兼检校洛州长史。景龙二年(708),任朔方军总管,在黄河北岸建造三受降城,北拓地三百余里,置烽候一千八百所,以御突厥。建城时,不置壅门及备守之具。或问之,对曰:“兵贵进取,不利退守。寇至,当并力出战,回首望城者,犹应斩之,安用守备,生其退恧之心也!”其为将,号令严,赏罚明,将吏信服。后人为立祠受降城,出师必祭之。
官名。南朝梁天监七年(508)置,为八镇将军之一。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,只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。普通六年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。陈因之,拟二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
植物学术语。始见于《诗经》,指白茅的嫩穗。荑通稊,或作蕛。《夏小正》中有“柳稊”的记载。意即柳树生出柔荑花序。明王象晋《群芳谱·木谱》首次以“柔荑”称柳树的花序。此名称亦为日本学术界接受和应用。十九世
官署名。战国燕置。主管陶器制作。战国燕国陶文有此官署。
约1825—?清广西人。早年参加太平军,初封将军。咸丰三年(1853)二月克南京,升指挥,旋升检点,守大东门。五月封恩赏丞相。四年升秋官又副丞相,率军西征,守庐州(今合肥),屡败清军。后不详。
在今河南卫辉市西。古黄河决溢处,潴而为潭。《宋史·岳飞传》:建炎二年(1128)岳飞与金兵战于胙城,又战于黑龙潭,皆大捷。
北宋京兆蓝田(今属陕西)人,字进伯。皇祐进士。吕大防兄。历任华阴尉、秘书丞、代州知府、河北转运判官、工部侍郎、秦州知府、渭州知府等职。在代州任内,曾与辽使争代北之地,颇有功绩。与弟大钧、大临均为张载门
或称四柱清册。清代指记载各州县存食米谷之清册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)规定,各县每月将所存仓米分原有、新增、解送、存留四项造册报明本府,待核实无缺,出具印结,于当月报明本道,该道员按季出具无亏印结,移
唐时关于户口的法令。包括按年龄的定名(如黄、小、中、丁、老等)、按户口数目编制的政区(如邻、保、乡、里、县、州等)、户籍的编定、财产的继承以及婚姻法等。令文散见于《唐六典》、《唐律疏议》、《通典》等书
船名。南宋海船。1974年出土,现陈列于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。残长24.20米,残宽9.15米,残深1.98米,上层建筑已无存,底部结构基本完整。底尖面阔,属福船型。龙骨由主龙骨、艏龙骨、艉龙骨三
?—1667清满洲正白旗人,他塔喇氏。顺治间,由王府护卫累擢工部尚书,加太子少保。康熙初,官至国史院大学士、户部尚书。康熙五年(1666),力反辅臣鳌拜所倡镶黄、正白两旗换地议,被鳌拜诬以藐视上命,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