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湾
地名。在今北京通州区东南。原为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。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,以元代万户张瑄督海运至此,故名。元明清时期东南漕粮多经此转运入通州,再至京师,故均设仓储粮于此。其地官民船舶骈集。明嘉靖三十一年(1552)筑城,并设有巡司。清设粮运通判及都司。
地名。在今北京通州区东南。原为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。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,以元代万户张瑄督海运至此,故名。元明清时期东南漕粮多经此转运入通州,再至京师,故均设仓储粮于此。其地官民船舶骈集。明嘉靖三十一年(1552)筑城,并设有巡司。清设粮运通判及都司。
罪名。简称漏泄。省中即禁中,指宫禁之内。汉代大臣如私泄漏宫省政事机密,即以此罪依律论处。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漏泄省中语,罔上不道。”后亦或称漏泄禁中语。
科举考试用语。隋唐时,科举考试及格被录取者称及第,因列榜有等第,故名。人称登第或擢第。宋代殿试分甲取人,文科一、二甲赐本科及第,武科状元赐武举及第。太学上舍生分数最高者,赐上舍及第。此外,礼部试和殿试
范(範)明末清初福建泉州人。郑成功部将。郑经继延平郡王位,任侍卫,参掌台湾政事。康熙十三年(1674)从郑经入闽攻漳、泉等地。郑经死,参与谋杀郑克,同刘国轩拥立郑克塽,
历(歷)书名。一称《累代历年》。北宋司马光撰。五卷,一作二卷。记事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),迄后周显德六年(959),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。每年略举大事,历代皆有评论。又集国家兴衰大迹为五图。于治
1098—1181宋开封(今属河南)人。建炎初,以医术得幸,后渐贵宠。奸黠善佞,累官荣州防御使、昭庆军承宣使。权势匹于秦桧,富埒王室,桧妻王氏与之叙拜兄弟。子弟皆通朝籍,姻党盘踞要津。绍兴末,金兵将至
清代帮工、学徒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建立之组织。与工商业主之“东家行”对称。
1000或1002—1065北宋眉州青神(今属四川)人,其先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,字公弼。自幼好学。天圣进士。历知长沙、临津等县及房州、凤翔等州府。复提点江东刑狱,徙河北。嘉祐二年(1057),入为开
即“佗钵可汗”。
俗称镌字崖石刻。在云南禄劝县西北法宜村掌鸠河边悬崖峭壁上。约刻于明嘉靖中。文有数方:一方题为“凤公世系记”,禄劝知州徐进撰,叙南宋淳熙至明嘉靖十二年(1533)凤氏土司家族世系;一方题为“武定军民府土
外商企业。1887年在日本大阪设立总公司。从清宣统三年(1911)起,陆续在中国上海、青岛、金州(今辽宁大连)等地设立棉纺织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