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余
于越首领。传说是夏少康庶子。少康恐禹祭祀断绝,乃封之于越,号曰无余,于越世系由此始。
于越首领。传说是夏少康庶子。少康恐禹祭祀断绝,乃封之于越,号曰无余,于越世系由此始。
书名。清庆源等奉敕编。四卷。继道光三年(1823)《兵部处分则例》而成。体例仍之。事例有所增补。其中衙署被劫、兵丁造反诸事,可见当时社会矛盾之尖锐。为清军事制度史料。道光九年告成。有道光官刊本。
书名。清末王闿运作。十八种,共二百四十三卷。内有《尚书大传补注》、《湘军志》、《楚辞释》、《庄子注》、《唐诗选》、《湘绮楼诗文集》等。有光绪、宣统间刻本。
1507—1570明浙江江山人,字达和,号介川,晚号节斋居士。嘉靖进士。授行人,迁御史。以忤旨谪宁国推官。后进瑞州知府。隆庆元年(1567)官至刑部尚书。四年受高拱排挤,夺职归,卒于里。著有《读书录抄
?—1865一作朝根岱。清内蒙古土默特左旗(今辽宁阜新)人。咸丰十年(1860)组织老头会,反抗官府。清廷派刑部侍郎阿克敦布会同热河都统瑞麟调处,拟定结案条款,斗争暂告平息。不久王公违反条款规定,擅加
即“移剌益”。
①即今江苏扬州市南的一段长江。西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”,即此。郦道元注《水经》,误引《七发》之曲江入《渐江水》,其后遂有广陵之曲江即浙江之说。②即浙江。以江流屈曲得名。③即“曲江池”
1606—1683明末清初江苏吴江人,字长孺,号愚庵。明诸生。入清后隐居著述。与李颙、黄宗羲、顾炎武并称“海内四大布衣”。初长于诗词,曾笺注杜甫、李商隐诗,后转而致力于诸经注疏。著有《愚庵诗文集》、《
1402—1458明宗室。惠帝少子。年二岁,成祖夺位,幽禁凤阳,称“建庶人”,天顺元年(1457)始获释。
指拥有船只,或以行船为业的人户。宋时官府对沿海拥有船只的人户编排五户、十户或二十户为一甲,加以控制和役使。元代漕运多用船户。《元史·食货志五》:“岁漕东南粟,由海道以给京师……脚价不以时给,收支不得其
即“屯丁编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