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98—530北魏河东闻喜(今属山西)人,字孝虞。学博才清。举秀才,射策高第,除太学博士。工隶草,解音律。五言之作,独擅当时。
明抛掷火器。球体径三寸五分,篾编造,中间用纸筒长三寸,内装送药。筒上安发药,药线接送药,外以纸糊十数层,球两侧置风翅两扇。其腹藏棱角,涂上毒药。放时,以顺风点信,起飞,待送药燃尽,至发药,球爆破,烟飞
?—896唐蔡州朗山(今河南确山)人,字锐端。为忠武军部将,与孙儒、马殷同属秦宗权。光启三年(887),从孙儒南下。景福元年(892),儒败,乃与马殷收其散卒西走,由江西入湖南。乾宁元年(894),取
清末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字廙轩。光绪二十年(1894)由山西冀宁道升湖南按察使。两年后晋山西布政使。二十四年迁湖南布政使,与王先谦等顽固派阻挠陈宝箴推行新政。戊戌政变后擢湖南巡抚。后曾赈济沅陵、泸溪
古西域国名。汉时王治天山西疏榆谷,在今新疆巴里坤湖(汉名蒲类海)附近。以游牧为主,兼营农业。初为匈奴右部地。汉破姑师,属西域都护。三国时作蒲陆,属魏西域戊己校尉辖境,附于车师后部。晋至隋唐,先后为鲜卑
五代周显德四年(957),世宗伐南唐,始凿以习水战,周回九里余,在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西面南门顺天门(即新郑门)外西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大中祥符六年(1013)选在京江淮水军卒于金明池,按试战船
官名。北魏置。太和中高道悦自治书侍御史迁此。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定为四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,未见。
官署名。隋唐五代隶光禄寺,掌祭祀宴享之酒醴供设。长官为良酝令,唐置二员,正八品下;丞二人,正九品下;另有掌酝、酒匠、奉觯等。宋初存其名而无职司。明代光禄寺亦置。洪武八年(1375)设署正一人,从六品;
北宋末,指宋徽宗、宋钦宗。南宋末,指宋端宗、宋帝昺,端宗即位前封益王,帝昺即位前封卫王,通常称“宋二王”,有时亦称“宋二帝”。
?—564南朝陈东阳长山(今浙江金华)人。世为郡中著姓。梁时由蟹浦戍主历晋安、安固县令。侯景乱梁,还乡募兵,随太守沈巡援京城。后降于景将宗子仙,被署为东阳太守。景平,仍为郡守。绍泰二年(556)为缙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