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审
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。始于明天顺三年(1459)。每年霜降后,三法司(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)将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,摘要制册,送九卿各官详审,分列“情实”、“缓决”、“可矜”、“可疑”、“留养承嗣”等类,上呈皇帝裁决。清制,每年霜降前,先由刑部将监候秋后处决的案犯汇成招册,送九卿、詹事、科道各一份。至霜降前后十日,三法司会同九卿等于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朝房集议。刑部各司俱带招册并监提人犯、唱名过堂,逐一审议。最后亦分“情实”、“缓决”等五类,造册奏报皇帝裁决。
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。始于明天顺三年(1459)。每年霜降后,三法司(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)将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,摘要制册,送九卿各官详审,分列“情实”、“缓决”、“可矜”、“可疑”、“留养承嗣”等类,上呈皇帝裁决。清制,每年霜降前,先由刑部将监候秋后处决的案犯汇成招册,送九卿、詹事、科道各一份。至霜降前后十日,三法司会同九卿等于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朝房集议。刑部各司俱带招册并监提人犯、唱名过堂,逐一审议。最后亦分“情实”、“缓决”等五类,造册奏报皇帝裁决。
书名。清纪昀等撰。三卷。
即“僧格”。
见“邗沟”。
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塔尔寺最大活佛名。阿嘉,藏语意为父亲。相传第一世阿嘉活佛即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。第一至十四世阿嘉活佛均系追认,第十五世阿嘉活佛名喜饶桑布,明末清初人。十六世名罗桑丹贝坚赞,于清乾隆
即“寿梦”。
沙俄援引并歪曲《中俄北京条约》中有关条款,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界约。清同治三年(1864)九月,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、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霖与俄国驻伊犁总领事依旺·杂哈劳(伊万·扎哈洛夫,И.И.Захар
官名。西夏军队职官。在正首领之下,统领士卒作战。
城邑名。在今河南卢氏县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晋出公十九年(前456):“韩龙取卢氏城”,即此。传世有“卢氏布”,西汉置卢氏县。
749—817唐河南洛阳人,字保衡。由县尉、幕职转为寿安令,以宽限县人赋税罚俸而知名。累迁刑部郎中、御史中丞。元和三年(808),因论仆射裴均朝班逾位,为均所恶,罢为右庶子,出为宣歙池观察使。值旱饥谷
官名。唐后期节镇、府、州皆置,主行役出四方。